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资政殿学士许公墓志铭(代文定作 绍兴六年 宋 · 胡寅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八九、《斐然集》卷二六
国朝自宣和之季,戎马生郊神州板荡,起灰尘,投天隙,身都将相无益于斯人而没于牖下者,何可胜数?
其间才术德度自结主知,有意当世者,不过二三人,而会遇之际,仅得以声名自终,何其艰哉!
永嘉资政许公,乃其一也。
公讳景衡,字少伊
其先长沙人七世祖赞避五季之乱,徙居温之瑞安县至公遂为名家
儿童时气端重乡丈人异待之
绍圣元年进士第,在选调久之,以廉勤守职不为因循苟且出入京师,足不一贵要之门,识者期以远大
大观中大臣有知其名者,用为敕令删定官
岁满书成,迁承议郎,丞少府监
久之,乞外任,除大名少尹
未行,改通判福州
州将不事事,公悉力佐之,郡赖以治。
终更,请奉祠馆得之
明年宣和庚子岁也,以监察御史召,既至,除殿中侍御史
寇起东南,诏两浙、江东路权免茶盐比较,贼平,有旨仍旧
公论以为:「盐人日用,当视食之者众寡以为岁额高下,今被兵州县户口减半,而茶盐岁额必使与旧比,东南赤子何以堪命」?
三上,卒从公言
燕山之役,童贯大帅公力不当用,且列其罪数十条。
又疏谭稹罪大罚轻,时论韪之。
燕山不已
诛求益甚公上论财不足节用,民已困当厚恤之。
丰左藏库月支约三十六万缗,今费一百二十万,非旧制者可减;
营缮诸役、花石纲运非旧制者,可罢。
吏员点检文字祗应准备为名,及伶官伎艺待诏之属,因事增置,禄费尤多,与夫无名功赏非常赐予侥倖请求,宜一切省绝。
常赋之外,又以买粜为名,与其抑配不可一二数。
监司督责州县促办百姓破产相属,为民父母岂不恻然加恤乎」?
王、蔡方擅政公言:「尚书省比阙长官,而同知枢密院亦久不除,虽近例以三公通治,然文昌政事之本,枢密总兵之地,各有任属安可遂虚其位?
近年赏罚僭滥官吏猥多奸赃狼籍,财匮民困军政纵弛边备不严陕西诸路地震弥月京东淮东积水害稼。
此正敷求辅佐振举纪纲之时。
博考公议,慎选忠贤,以补政府之阙」。
黼素已恶其多言,至是大怒,阴以他事中伤逐之。
渊圣皇帝嗣位,即以左正言召,而中执法陈引亲避嫌,遂改太常少卿太子谕德
至不阅月召试中书舍人,赐三品服。
入对,上曰:「朕在藩邸,已闻卿名」。
感励上书论人心术政事缺失甚众。
上方信向,会台谏官李光、程瑀以直言大臣耿南仲意被斥,公为辨明
时过庭为中书侍郎,公复引嫌南仲并恶之,乃诬公视大臣进退去就,罢之,与宫祠
未几渊圣开悟,有旨召还。
城守内外隔绝今上登极八日,遂以给事中召,至则除御史中丞
病暑未及朝,闻东京留守宗泽为当路所忌,将罢去,公即具奏不可罢状,事遂寝。
时敌初渡河而北,车驾南都,公十上章请东幸
浙西军变朝议招安公言遣兵讨之,今官吏百姓涂炭,而作乱者反受爵命,非政刑矣。
六论奏,迄如公言
又论方今人才未备,而政事不立意欲浮费,轻赋役,慎命令,明赏罚平寇盗,严武备,汰奸贪,抑亲党,伸公论,以革往时之弊,悉蒙嘉纳。
黄潜厚宰相兄为户部尚书,公极论不可潜厚遂罢,而犹以延康殿学士财计
公论不已,上由是益知可任,拜尚书右丞
公既受命,独念天下多事,欲调和同列求济已而叹曰:「调和不可为也」。
请间上端言之。
时大臣有议改钞法者,公曰:「国家号令失信天下垂三十年,而钞法最甚
尤而效之奈何」?
议者中格
有尝为从臣为敌人草表者,宰相以为有文,欲复使典制命,公曰:「是大辱国,此而可用,孰不可用也」?
卒止之。
宗泽者毁之不已,公曰:「泽忠义之节、居守之状,非特能言之。
东都宗庙所在,北抗强敌责任不轻,必欲易之,非左右大臣不可」。
谤者默然,故迄公之去,赖以安。
车驾广陵河北山东相继陷覆公言:「敌势方张京师既未可归,此非可安之地。
及时移跸建康,限以天堑,据帝王之宅,保障东南经理淮泗仓卒不及事之虞矣」。
恳恳上下言之,宰相以议非己出,极力排沮
公遂请去,至于再三,志益确,上不得已,以公为资政殿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
罢政明日宰相遂下还京之诏。
以为深忧行至瓜州遇疾薨,寔建炎二年五月二十日也,享年五十有七。
上闻惊愕,诏赠五官
其子世厚明年某月某日葬公于瑞安砺塘村下湾之原。
曾祖侃、祖薄、父球,追赠东宫三少
曾祖妣王氏、祖妣陈氏、母何氏,昌元、义和永嘉郡夫人
公初娶陈氏,赠嘉兴郡夫人
再娶胡氏,封齐安郡夫人
三男世厚迪功郎
七人:长曰端,适文林郎、前婺州录事参军萧振
季女章,适进士赵蒙孙。
曰台,曰中,尚幼,馀并早亡。
孙男曰畴,曰畯。
公幼丧母,长事父孝。
少师公喜饮酒好客,公手自制曲糵,临酝酿
居丧毁瘠蔬食不浣垢,庐于墓者终三年
不喜饮,它日名酒未尝恻然思其亲。
与兄景亮友弟尤笃,景亮礼部病卧逆旅,公时为河间,闻之,即日弃官来省。
兄死,事嫂谨慎,悉推家财予之。
孀居食贫,析屋分田割禄养之终其身。
孝弟慈祥忠厚乐易恂恂然为君子长者
乡人化其德,󲦤绅推其贤,而万乘信其忠。
师友渊源,盖有所自也。
平居人言,如不出诸口,至其行己临事,则毅然不可回夺之操。
宣和间穷奢极侈,虚内以事外邦本将蹶,天下寒心公卿方导以为太平盛观
公居言责,首陈节用固本救时病。
中常侍用事,文武将相皆出其门,无敢忤者,公乃诵言于上,视之无有
故虽仕于当时,用亦不显,而四海知其名。
靖康中黄门大臣异论肆行呼吸阿好不次而用之,弹斥不附己者。
公保正拂邪,从以去国,而名益重。
受主知,擢长宪台与闻国政直言谠议不畏强禦精忠恳到,以感动天意,祈于有补,不求赫赫之名天下倚望,卜济否焉。
若假以岁时赞襄弥缝,获尽其心,则息祸乱,佐中兴,必有过人者。
权邪抑之,天又夺其年,呜呼可悲也已
公事三朝,所言于上者退不以告人,故传于世者少,而世以尽言之者,以公诚寔不自表暴,而共知事君之有犯而无隐也。
文集三十卷
既葬之七年,其子世厚公行事状不远千里来请铭。
予知公之深,累请而益勤,予固不得辞,乃序而铭之。
铭曰:
允右丞,学有正闻。
践修厥德,劲直而温。
逢时之衰,志在济物
言期有补,终以不绌。
出入三朝清议隆洽,遂闻大政天子嘉纳
先事而谋,措国于安。
进贤是急,恤民是先。
邪说盛行,徒得公重。
和而不同仁者之勇。
顾思其时,如涉川水
亦未克济舟楫倾坠
公以谗挤隐忧而疾。
殄瘁兴哀,天不可测
考行无愧,虽亡犹存
曷庸信之,其在斯文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