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悼亡别记乾道三年冬 宋 · 胡寅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八○、《斐然集》卷二○
宣和三年天下士大比试于南宫兵部郎中南剑张公哿参主文柄,中选五百人,寅名在第十。
大学同舍给事今知福州张致远子猷亦在选中。
子猷兵部公为无服族孙一日谓寅曰:「子之文,兵部公所主,叹赏不去口,恨未识子」。
旦日书上谒谢,公问劳再三,如子猷所云。
时寅未议婚,有中书侍郎张其姓者方求婿,来谓寅甚迫。
寅年少气刚,鄙当时公卿,不愿从逃之三日
子猷奇寅志,曰:「兵部公有季女爱之择配惟子可归
少君十岁,君有意者,相为谋之,若何」?
寅念受公知,且与子猷厚,其家儒素,可长久也。
以书白家君家君曰:「吾未识兵部公,然知其与龟山中立杨公右司中陈公为亲朋,汝可依无疑」。
兵部公闻之大喜,遂以是年四月委禽,越明年四月亲迎京师宜男桥公之僦舍
其冬十二月晦,以宜人归至荆门漳水之滨,二亲之侧。
癸卯月元日盛服舅姑舅姑飨礼,退见宗族雍雍如也。
君性庄重无弄言戏色,中外皆叹其妇德夙成舅姑爱之如女。
秋九月,命从寅赴西京国子监教授
甲辰孟夏,生男子,今名大原
西京多名园美榭,登眺嵩洛,君欲一出,尝为游水南北二三胜处已,即不复出,曰:「不过如是尔,游观妇人事也」。
寅独寻胜访古驱马远适,君必谨戒以居。
一夕,有盗骑屋山下瞰,君觉之,增张灯烛,戒奚获无得寝。
四鼓醉归,不知也。
明日乃闻盗得于东邻
教授官冷俸薄,不以得,寅破君奁,乃与英俊追随
费且尽,君不见辞色
寅或观书作文夜分,君亦缝纫其侧,一发问,以是为常。
乙巳岁河北群盗起,女真入寇
冬十月,寅谒告携家归荆门,又单车之官
丙午春京师解围。
被召赐对,校中秘书,寻迁省郎
丁未夏四月敌骑北去,寅请急归省
五月至家,方京师被围,中外音问不通半年,寅因问:「君颇忧不测否」?
曰:「宁不忧
然度君必无恙也」。
戊申岁春夏之交,寅如维扬,久不调
己酉岁春二月女真轻兵渡淮,扬州溃,寅脱身至常、润间。
久之召还,复为省郎,迁左史
秋九月奉祠得之
其时荆门已为盗区家君洞庭而南,寓居湘潭,而寅行次临川,值敌兵方下江西,诸郡甚梗。
明年三月仅得至庭闱,退问君:「今兹忧乎」?
其对犹前。
冬十月一日先令疾革,执君手,顷之捐馆舍
于诸妇中最蒙爱,以君多病,每宽其礼仪
辛亥春巨盗马友、孔彦舟交战于衡潭,兵漫原野
四月家君西入邵,席未暖,他盗至,又南入山,与峒獠为邻。
十二月曹成败,帅兵于衡,又迁于全,西南灌江,与昭接境,敝屋三间两庑割茅遮围之,上下五百馀指。
冬及瘴雾昏昏大风不少休,郁薪禦寒粢食仅给。
壬子春家君掖垣之命。
寅与弟宁侍行季弟守舍
行既远,六月馀众卒入灌江,君与二姒将子女仓皇奔避。
一夕忽闻鼓声已近,徒从鬨然四逸
囊橐悉委之,独馀负轿者不去,遂偶脱。
冬十一月家君掖垣还至丰城,遣寅省家岁尽逢之清湘山寺中。
君身独暑服馀单布衾,嫁日衣襦无存者,独挈寅敕文诰身皆无失
劳苦既定,问君:「惊惧莫此为甚矣」。
对曰:「至无奈何惟一死耳」。
盖以儿发刀自随,急则用事无所惧也。
大抵气和志静,见理明而临事果。
癸丑春正月家君湘潭
秋七月然后尊卑会于南岳
甲寅终岁奠枕
乙卯寅以左史召趋钱塘守邵。
丙辰二月至家,七月改郡严陵
君平时见远适不以为念,至是行临别泣,意殊悲。
丁巳八月,书来乃云:「手挛不能亲书,命大原书之」。
官守欲归不得也
九月讣至,实是月四日
自君归寅,其聚散契阔如此
君素喜病热,二十四五已前岁一发其后岁或再发,后乃至于三四。
疾作,必疾首痰甚,藏气结涩,昏不知人,如中风状,必以凉药导下,即良已
一下一虚不能服温补药,服即又热。
在家日少,凡君疾有危殆,寅皆不见,见则既平,忽以为常事
不遇良医使君盛年气血耗消,以至于死也。
遭乱加窭,十年三黜禄入至鲜。
君每疾,平时少思旨甘辅养,然无力以致也,说食取饱以为戏笑
寅每谓之曰:「今之世得存全者已大幸,尚何望美食
以贫准病,宁贫可也,祈君安瘉而已」。
君闻此言无虑百十过,久亦安之。
虽然,养羸而无食,禦病而无药,君之死天乎?
人乎?
自大原既生,君年才十有七。
寅尝曰:「多男子,人之所欲也」。
君曰:「为君生一子耳。
妾媵所出,与己何异
当一一善视之」。
寅曰:「君何以惟一子也」?
君曰:「姑志之,必不妄」。
他日出其不意,徵前言,十六年无爽,亦果如其说,不知何所见而自必也。
生一女衍、一子大端
大端病危,君日夜泣视,营救百方,既得愈,喜不自胜
君幼尝受论语》,终身几案间,以章句问寅,且问其义。
寅浅告之,或能因类推意。
大原甚严,略不假言色
寅尤之曰:「一儿且弱,何忍如此」?
君曰:「爱之在心不可纵也。
慈母败子,君岂不知」?
无以夺。
归寅之三月兵部公族党素通家置酒,君饮少醉,自是后饮不复及量。
以寅嗜酒,每相对细酌,濡唇而已
不信鬼物轮回之说,凡内外丧戚,妇女多恐怖,君如常日。
甲寅岁,寅因遍观大乘诸经及《传灯录》,究佛氏所论,遂有所见,著《崇正论》一编万言,君每问大略,辄怡然会心相约以死日不用浮屠氏法。
及将死前二日,犹为叔氏宏诵之,卒践其言。
佛法中国,以死生转化恐动世俗千馀年间特立不惑不过数人而已
才智高明,鲜能自拔,又况阴柔之质乎?
可谓贤矣。
君事寅有礼自结至死未尝微言色相失。
情质恬寂,于世味淡如也。
兵部公之没,君恨不得见,每语及,泪辄雨堕
一兄一姊先逝,常以疚心
寅至桐江,为取其季弟至。
君尚切长兄之思,每言气负疾,其何能久,与兄姊相见地下耳。
委之记事未尝忘,间一二年乃或忘,君曰:「此早死候也」。
寅闻其言辄惊恻,亦岂料止此?
疾旧苦热,闻其将没前,体冷自汗,盖阳尽变寒
九月三日胁内痛刺,明日辰巳间遂不救
呜呼悲夫
往者数数语寅,盍先为志,欲一读之,寅必力拒曰:「何至是」?
今于悼怆缉缀平生十不得一
既择其事,约其词为埋志,又书此以大原等,使笃孝思云。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