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洙泗文集 宋 · 胡寅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七六、《斐然集》卷一九、《南宋文范》卷四七
洙泗集》者,龙溪陈君元忠以后文体之目,求诸《论语》,得其义类分明而编之,以为文章之祖也。
丐予为之序,予嘉其述,乃序之曰:文生于言,言本于不得已
或一言而尽道,或数千百言而尽事,犹取象于十三卦,备物致用,为天下利,一器不作,则生人之用息,乃圣贤文言也。
言非有意于文,本深则末茂,形大则声闳故也。
周衰,道丧而文浮,孔子盖甚不取,尝曰:「孝弟谨信,汎爱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
又曰:「文,吾不若人也;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士大夫千百成群,行彼六者,谁有馀力?
行之未有馀力,是夫人未可学文矣。
汲汲学文而不躬行,文而幸工,其不异丹青朽木俳优博笑几希,况未必能工乎?
游、夏文学名,表其所长也。
然《礼运》偃也所为,《乐记》商也所为华实彬彬,亚于经训,后之作者有能及邪?
从周之文,从其监于二代忠质之致也。
不在兹者,经天纬地,化在天下,非吮笔书简,祈人见知之作也。
离骚妙才太史公其与日月争光,尚不敢望风雅之阶席
一变声律,众体之诗又变而为雕虫篆刻之赋,槩以仲尼删削之意,其弗畔而获存者,吾知其百无一二矣。
是则无之不为损,有之非惟无益,或反有所害,乃无用空言也。
夫竭其知思,索其技巧,蕲于立言归于无用,果何为哉!
然自隋唐已来末流每下,择才论士,皆按以为能否升沉之决,而欲夫人通经知道守节秉义,有君子之行,不亦左乎?
陈君盖疾夫末流忘本得已不已者,可见好古笃实之趣矣。
圣门问答教诏本言也而成文
虽文也,特一时之言耳,丰而不馀,约而不失,其法备于《论语》。
能熟环而体识之,必不敢易于为文
深之又深,知其有无穷之事业在焉,必不复以文为志。
道果明,德果立,未有不能言者
孟子曰: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晬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此《洙泗集》之本原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