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回避吕颐浩张守吕祉劄子 宋 · 胡寅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六三、《斐然集》卷一一
臣昨蒙恩待制严州到任已来,勉竭驽下,思报恩施。
所幸事简少,未至旷败自可偷安岁月
今辄有危恳,仰干天听
臣之于君,犹子之于父,休戚利害,一关其身,则必尽诚祈吁,无缘隐匿,理有固然,势之必至也。
吕颐浩不与相知
方其秉钧,臣出在外,亦有未相涉之事。
只缘前年臣忝行诰命不合据实颐浩尝佐勤王之举,破其累载叨冒元勋之计,载于词命
颐浩恨臣切骨,而未有以报也。
对宾客语及此事,必曰:「向来其父之出,自是上意」。
则又出陛下亲批以示之。
颐浩服事陛下致位将相,尚不知善则称君、过则称己之义,其于微臣宿怨岂能释乎?
前年冬臣蒙恩邵州,臣父适感风疾不可迎侍颐浩即议移牒,抑臣前去,偶闻臣已请宫祠,遂止。
然于赈济奏状言及邵州见阙守臣,以相中伤,则知颐浩未尝一日而忘臣,但未有其便耳。
颐浩浙西大使,臣正在属部,动有干涉,以臣愚戆,安能自保不落其手?
此臣所以蹙踖者一也。
前年张守被召,将至阙庭,臣偶因面对,尝及其短。
张守初亦不知,却缘章蔡事行,遂怨及臣,以为预议
议虽臣所不预,然赵鼎请臣至堂面授圣旨,令臣撰进诏意,臣本不敢退思中书舍人撰诏亦有故事,遂拟以进。
踪迹来由,既非学士所撰,定是臣之所为
积此二事,其怨固当。
参大政必将变更已行之令,为章惇、蔡卞雪冤,复置宣仁圣烈太后有过之地,批根事始加以罪辟
此臣所以蹙踖者二也。
臣与吕祉同乡同年素无嫌隙,祗是争进见忌,遂相倾挤。
前年赵霈、周相继击臣,皆是吕祉画谋。
臣既罢职得意
陛下记录臣,有与近郡圣旨游说政府,令除臣筠州,则知心恶臣在近。
今闻其献议纳说求进益甚,遏人扬己,必悉其力,则素所不有如臣者,岂能免乎?
此臣所以蹙踖者三也。
况此严州行阙密迩,人所争欲,而臣危根铩羽,易摧难庇,褊心疾恶,多仇少与眇然自视,当赫赫之三怒,若非投诚陛下,何计以免祸辱之及?
重念臣再违轩陛,又易三年多士流传,谓臣颇蒙圣心简记
臣虽无取岂不他日再依日月末光
危机在前诚恐蹈犯,以负陛下平日收拾之意。
用是不能自已披沥肝胆冒渎威颜,使臣少避颐浩,则乞对移徽、婺一处
使臣少避、祉,则乞除臣宫观一任
保全无所不可
虽同草芥之至贱,且非木石之无知,会当捐躯图报万一。
取进止
贴黄〕臣闻臣不密失身,今臣此章如蒙天慈矜念,乞因大臣奏事之际,只自圣慈特有处分,不赐降出,免使臣为人侧目
不胜沥恳
又,臣性质愚甚,粗知向学慕古人责己远怨之方,亦无记恨颐浩、守、祉之意,只欲敛避祸而已
伏乞圣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