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胡察院1132年 宋 · 朱松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四六、《韦斋集》卷九、《南宋文范》卷三一、《宋元学案补遗》卷三九 创作地点: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
江东书生也,素无技能,又去为州县之吏,益碌碌不见齿于流俗
独尝究观载籍以来天下国家兴亡治乱之变与夫一时君子所以应时合变先后本末之序甚备,思得考质是非以上下其议论
山海崎岖之间,王公贵人所不至,太守部刺史朝廷远,尊严亢绝,气息茀然,不复可近。
又家素贫俯仰水菽之养,朝不谋夕,势不得一日释去,以从先生长者游。
然考之详则其自信也笃,自信笃则其合于世也益难。
其所婆娑山林,甘忍穷寂,虽久而不敢悔也。
今者乃闻天子仁涂炭遗民,而使察院抚谕一方,色仁气温,不间微贱,专为朝廷访求得失蒐拔人材,以称庙堂急治之意。
虽使事有指,而区区过计之忧,窃愿有献于执事
某闻古之为天下国家者,虽其积累厚薄有逆有顺,有短有长,而其意指规模未尝不为子孙万世之计。
未有俯仰依违,苟度旦夕曾不终岁之备而可以为国者。
卫文公之封楚丘勾践之脱于会稽荡覆之馀,君臣徒手扫地赤立
惟其大计已定,故上下相与坚忍卑辱,痛自抑损不敢少变焉,是以能有成就垂裕后世
苟惟不然譬如千金之家不知坚据田园庐室之便以滋其材力,而强雠暴客并起而乘之,则又舍而之他,是虽有陶朱猗顿之财,亦终以穷困而莫知所税。
君臣相与经营中兴之业,其槩未可以一二数也。
然独不知今日之意,但欲襟凭江汉控引荆吴以保东南而已乎?
抑当克复神州,泛扫陵阙,据中原而抚三河也?
某闻之,不取关中中原不可复也;
不取荆淮东南不可保也。
三秦之固,势擅天下自古得之以兴者不可悉数,而唐最近,请言唐事。
天宝之末安禄山幽陵之师以践河南唐既亡矣。
肃宗治兵朔方指麾诸将,席卷两京遂定三河
朱泚之逆,唐又亡矣。
德宗驻兵汉中,引荆吴征赋,卒灭而复京师
广明之乱,唐又亡矣。
僖宗西幸成都方镇倡义之师歃血争先,而大盗竟平。
夫惟汉中之胜,背负巴蜀左控关陇西连氐羌,兵劲用饶,形利势便,进可以上流之阻,退可以四方之变,故唐更三亡不失旧物
窃闻今张宣抚陕西之师数以捷告,若以六师之重通道荆襄,循汉、沔以赴兴元结连拓跋控引五路,因宣抚之师,东向以收中原一年而定关陕二年而复大梁,不四五年而天下定矣。
正使逆虏之馀息犹可陆梁,彼忧吾之议其后也,其能深入东南之患乎?
若夫出于下策,而但欲保有东南,此虽圣君贤相之所不为而亦不可以无说。
长江之阻,西距西陵东至京口,仅二千里,聚兵而守,则可挠之地多而其隙易乘;
缘津而列兵,则力有所不足
孙权之保建业东攻新城,西攻襄汉以抗曹公
永嘉之后,下及梁陈用武之盛者至以江汉舟舻西入河渭
东攻新城、西攻襄汉者,所以建业,而必争中原者,亦仅足以东南而已
今不进次建康治兵训武北争荆淮,收遗民煨烬锋镝之馀,与之戮力以图兴复,而但蹙处一方费日月于道涂,退无所据,进又不能尺寸之利,未知漂漂者竟何如邪?
虽然元子刘裕之威,北震关洛,而不能有所立;
唐更覆亡至于再三,而宗社不陨,天下形势,亦可以观矣。
执事将以使事归报两相国,或访所闻,则愿以告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