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普贤 其二 南宋 · 释慧空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二○、雪峰空和尚外集
某顿首再拜梦石老师兄。春气暴暖,比日不审庵居道候如何。正月末辱书并《法华》二义,庵头无事,时时得以究味,是真光明广大之赐。设复有人以七宝满阎浮提奉施东山,曾不若二义一个之字。尝谓此义非梦石不能问,然非梦石亦不能答。皆出自己眼目,发明先佛不传之妙,更不援引助成其义。如所谓世间出世间一切法义,各各解脱,各各平等,初无差别。同异、凡圣、有无,谓之差别。同异、凡圣、有无者,众生识情为之分别也。此发端便见手段不同。至虽二万佛均一名字,何得谓之同?同且不可得,况于异乎?当廓之智眼,则法义昭然而无隐。自首至尾,无一字一句非统诸佛降灵之本智。使罗什、生、肇辈再出头来,亦当拱手,况其下者乎!山中兄弟辈得之,传以为胜事。梦石虽端居一庵,利及丛林者多矣。正月二十九日,坚上座自衡阳归来,得妙喜老书。此老名虽未脱罪籍,其身甚安乐,道愈光。衡之伊山、开福、花药三院与之馆,参徒无事,即骑马入三处坐方丈,与之入室普说,来者皆湖海英爽有志之士。是临济一宗未至委地矣。来书颇怪东山不肯以安乐法普施未安乐者,劝无作末后断佛种性人。殊不知东山于安乐法未曾梦见,只是吃饭屙屎无明烦恼底老比丘。兄弟辈到庵,不遭打去即喝出,何曾有少安乐到伊?此妙喜不知东山,故有此说话。梦石知之,可以发一笑也。去年腊下因广化直指寄拈古来,近日湛庵又见寄,不免也趁謴拈提得数十则以酬之。上元日深书状出岭,亦尝录呈妙喜老子,今梦石更为看过。无端远远来纳败阙,似东山这败阙非二老面前不纳。三月又半,未拜见间,仰冀慧时善加调重。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