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重述陵阳子明传赞 宋 · 张嵲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一七、《紫微集》卷三三
昔之称为名字者,必以氏。
有以官者,如司马、中行;
有以国者,如邢、、毛、祭;
有以所居者,如东门、东里之类。
后世则一以其族。
陵阳子明,其亦以所居为氏者乎。
陵阳籍属,时历春秋,或楚或吴。
嬴秦改宰,隶于宛陵
西汉因之,东汉则以隶丹阳,晋则以隶宣城
晋人避杜后讳,易为广阳
宋氏以降,县遂废治。
陵阳,实山名也。
初,县之得名因此山,而山之名因子明显,故历史家地理,释者皆引子明以證焉。
唐天宝间明皇神仙道家之事,访海内名山福地,郡上其事于朝,而仙坛始以宫创。
世数既远,碑碣无存,田父謏儒传闻失实故旧子明吴人,或以为晋人,非也。
子明终始之迹,固已详于《列仙传》矣,道书之藏有《陵阳子明经》,毋虑数千言大抵养气修真之语。
西都一时文豪司马长卿,尝捃摭其事,以赋大人之辞。
应劭辈复引之,以释「列缺倒景」之语。
而曰吴人、晋人,何其辽邈也!
质之《广韵》注与夫《九域志》,其姓氏之与为邑宰庙祠者,皆契今闻。
始,子明生于沛国铚乡,自少好六气之精。
春食朝霞朝霞,日初出赤黄气也;
夏食沆瀣沆瀣北方夜半气也。
四时天地玄黄之气,呼吸吐纳,以练至和
尝曰:「吾闻陵阳丹丘子成仙之地,故求为之宰」。
清谈终日,县务自理雅好栖息岩窦故邑人谓之
君常渔钓于涎溪,策为马浮游水中
磻石,忽获白鱼鳞鬣异常就手即毙,剖之得方书,教其服食之法。
子明曰:「噫,吾事济矣」!
登山崖穴石,为炉灶之具。
尝登黄山,采五石脂以益烹炼
五石者,盖丹砂雄黄矾石磁石曾青,《抱朴子》言之详矣。
三年丹成,七粒为服。
既而节值中元,唳鹤回翔白龙就驭,子明飞腾霄汉间矣。
邑人骇惋至今以是日而醮祠焉。
初,子明既至陵阳家人仆妾一无与行至夜常跨马归,旦而复在厅事,人初无知者
其妻费氏,夜与二女皆嗜丹,喜笙簧
子明丹成既服,馀刀圭以与之。
费因弄箫音而感白凤,驾而腾云
二女得丹,亦化二凫,随父以为青童之侍。
子明伯玉,其弟子安讳伯乐,与兄同志,常远游,独好四明山,亦得仙长年之术。
子明知子安欲来,化为黄鹤以邀之,遇于中涂
顷之子安白鹤东归子明白龙西返,其居人递闻空中弦歌之声,因名其地曰各道,名其乡曰望仙、曰弦歌
旧传载唐人诗,有曰:「白龙已谢陵阳去,黄鹤时来子安」。
盖记其实也。
鱼腹之文,大要五字至今黄冠者犹能传其刻画,略如符篆,而世俗不能晓。
方舆子云子明所得书,乃鍊丹服饵之术也。
子明仙去于今几千百年矣,丹台药灶犹有存者。
岁时村落之人夜瞩山谷五色光莹,或聚或散,或者以为丹之馀辉也。
台灶之下数百步,鏬石出泉甘冷,非众水比,而水旱不溢不涸。
郭璞《游仙诗》云「陵丹溜」,盖谓是也
山之下有黄鹤池、白鹤墩、栖鹤林,而子明得鱼之处,峣然石出水中
立马坐钓之迹,宛若犹在也。
陵阳黄山相距不踰两舍,传者皆得其实,独误其时,兹故辨之,且为赞曰:
朝华蜉蝣夕殒。
百年人寿,欻若一瞬
蛾眉伐性醪醴腐肠
紫清琼郁,金饭玉浆
陵山子明游息
六气呼吸五指服食
石灶金丹,术全九还
白鱼荐方,黄鹤为骖。
功成三年造化七粒。
龙骧瑶辔,驭登天日
上朝玉帝观化元元
昆崙酬觞,拍肩
仰跻倒景俯瞰列缺
凤箫一弄,凫童双接。
四明其来,弦歌空中
龙鹤各返,丹霞晓风
若木兔轮蟠桃乌翼
昏明代谢自为今昔
紫烟成岐,青云可梯。
何当脱缨,摄衣从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