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朱元晦(八 绍兴三十年七月 宋 · 李侗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五、《李延平先生文集》卷二
某自少时罗先生学问,彼时全不涉世故未有所入,闻先生之言,便能用心静处寻求
至今淟汩忧患磨灭甚矣。
四五十年间,每遇情意不可堪处,即猛省提掇以故初心未尝忘废。
非不用力,而迄于今更无进步处。
常窃静坐思之,疑于持守日用尽有未合处,或更有关键,未能融释也。
向来尝与言语间稍无间,因得一次举此意质之,渠乃以释氏之语来相淘,终有纤巧打讹处,不是吾儒气味
旨意大段各别,当俟他日相见剧论可知
大率今人古人学殊不同
如孔门弟子群居终日切磨,又有夫子为之依归日用相观感而化者甚多,恐于融释脱落处,非言可及也;
不然子贡何以夫子之言性与天不可得而闻耶?
元晦潜心于此,勿以老迈为戒而怠于此道,乃望。
承欲秋凉一来,又不知傔侍下别无人可以释然一来否?
只为往来十日事疑亦可矣,但亦须处得老人情意帖帖无碍乃佳尔。
所云见语录中有仁者浑然物同体」一句,即认得西铭意旨
所见路脉甚正,宜以是推广求之。
然要见一视同仁气象不难须是理会分殊,虽毫发不可失,方是儒者气象
又云:「因看『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数句,偶见全在日用间非著意非不著意处,才有毫发私意,更没交涉」。
此意亦好,但未知用处如何,须吃紧理会这里始得。
曩时传得吕与叔中庸解》甚详,当时陈几叟罗先生门皆以此文字说得浸灌浃洽,比之龟山解,却似枯燥
晚学未敢论此。
今此本为相知借去,亡之已久,但尚记得一段云:「谓之有物,则不得于言;
之无物,则必有事焉。
不得言者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无声形接耳目可以道也。
有事焉者,莫见乎隐,莫显乎微,体物不可遗者也」。
学者见乎此,则庶乎能择乎中庸,而执之隐微之间,不可求之于耳目不可道之于言语
然有所谓昭昭不可欺、感之而能应者,正惟虚心以求之,则庶乎见之。
又据孟子说必有事至于助长不耘之意,皆似是言道体处,来谕体认出来学者正要如此
未知如何吻合浑然体用无间乃是
不然,非著意非不著意溟溟涬涬,疑未然也。
某尝谓进步不得者,髣髴多是如此窒碍
更望思索他日熟论
见到心广体胖遇事一一洒落处,方是道理不尔只是说也。
又云:「『便是日月至焉气象一段,某之意,只谓能存养积久亦可至此,若比之不违气象,又迥然别也」。
今之学者虽能存养,知有此理,然旦昼之间一有懈焉,遇事应接举处,不觉打发机械,即离间而差矣。
存养熟,理道明,习气渐尔销铄道理油然而生然后可进亦不易也。
来谕以谓存养无时不在不止日月至焉,若如此时,却似轻看了也如何
承谕心与气合,及所注小字,意若逐一理会心与气即不可
鄙意止是形容到此,解会融释,不如此不见所谓气、所谓浑然一体流浃也。
到此田地,若更分别那个是心,那个是气,即劳攘尔。
不知可以如此否?
不然,即成语无疑
若更非是,无惜劲论,吾侪正要如此
录示明道二绝句,便是吟风弄月,有「吾与点也」之气味
某尚疑此诗,若是初见周茂叔归时之句即可此后所发之语,恐又不然也。
二苏《语》、《孟》说尽有好处,盖渠聪明过人天地间理道不过只是如此有时见到,皆渠聪明之发也。
但见到处却有病,学者若要穷理,亦不可不论,某所谓尽有商议者谓此尔。
如来谕云「说养气处皆颠倒了」,渠本无渊源自应如此也。
然得惠此本,所警多矣。
兀坐于此,朝夕无一事,若可以一来甚佳。
千万意如此,然又不敢必觊,恐侍旁乏人老人不乐,即未可,更须于此审处之。
寻常处事,每值情意迫切处,即以轻重本末处之,似少悔吝,愿于出处间更体此意。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