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秦誓 宋 · 张九成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八、《横浦先生文集》卷一一
穆公不听蹇叔言以败于晋,故悔过作誓,以惩艾前非也。
然而伯禽、穆公等诸侯耳,《虞》、《夏》、《商》、《周》,帝王之书也,而以诸侯之誓系之,此学者所以致疑也。
曰:此孔子深意也。
王者之迹熄,则《大雅》降而为《国风》;
王者道亡,故秦、鲁升而系三代
于《诗》以见其亡,于《书》以见其意。
其意曰:平王锡晋文侯,而言不及复雠王道不可望也,得如伯禽用兵庶几王道矣。
又曰:王道不可望也,得如秦穆之悔过,亦庶几王道矣。
取秦、鲁以补王道所以深痛王道不复兴也。
夫《国风》始于平王,《春秋》始于平王王道终于平王,而以秦、鲁补之,则平王之罪可胜言哉!
何故
天下之雠莫大乎弑君父,而平王君父之雠不报
天下之恶莫大弑君者所立,而平王太子,走而之母家母家犬夷弑其父而立之。
呜呼
至于此,王道绝矣,平王不胜其罪矣。
孔子之意,以谓使平王用兵得如伯禽申侯犬戎庶可诛戮乎;
使平王悔过得如穆公听言用贤,周家其中兴乎。
今而亡焉,故痛愤,而以伯禽、穆公继于其后也,以谓如此二人犹胜于平王也。
惜乎此义未有之者,余故表而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