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禹贡 宋 · 张九成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五、《横浦先生文集》卷六、《南宋文范》卷五四
一篇以为史官所纪耶,而其间治水曲折固非史官所能知也。
窃意「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此史辞也。
「禹锡玄圭,告厥成功」,此史辞也。
若夫自「冀州」至「讫于四海」,皆禹具述治水本末,与夫山川主名草木生遂贡赋高下土色黑白,山之首尾,川之分派其所以弼成五服声教讫于四海者,尽载以奏于上,藏之
史官略加删润,叙结成书,取以备一代制作,而谓之《夏书》。
其间称「祗台德先,不距朕行」,此岂史辞哉?
此禹之自言也。
自称祗我之德不违我之行,而不知退让安在,其为不矜伐哉?
曰:古之所谓不矜伐者,非如后世夸大而外辞逊也。
不矜伐者在心,其色理情性退然如无能之人,不言天下知其为圣贤
至于辞语之间,当叙述陈白者,亦不可切切校计防闲,如后世巧诈弥缝也。
使其如后世之人,中外相应岂能变移造化,成此大功哉!
余因以发之。
然此书所纪事亦众矣,而谓之《禹贡》,其间言篚赋亦详矣,乃不略及之,何哉
曰:此史官名书深意也。
其意以谓昔者洪水茫茫九州不辨,民皆昏垫,今一旦平定四海使民安居乐土自然怀报上之心,以其土地所有献于上,若人子具甘旨温凊之奉于慈亲焉,此民喜悦之心也。
名篇之意,其在兹乎。
不及赋篚,以言名虽曰赋篚,亦非彊为科率,使民不聊生也,其喜悦愿输,亦若贡物然。
所以总名之曰「贡」也,意其深哉!
呜呼
山川道里水土细微,事亦大矣,而其名篇,乃以民心为言,则圣贤之心,盖可知矣。
其意如此,岂所能及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