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宋故王鲁翁先生墓志铭宣和四年 北宋 · 李侁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八○、《芒洛冢墓遗文》卷四
先生讳寿卿鲁翁字也。
曾祖世则左正言直史馆
妣张氏。
祖宗立,潭州观察推官,赠职方郎中
宁国县太君陈氏。
父师元,职方员外郎
崇德县君祖氏,龙图学士无择之女。
其先京兆万年太傅陵之裔,自唐末柳州刺史之后散徙、安、荆、许间。
职方公葬河南,遂为河南人
先生早孤,天资旷迈童稚时已有高世志
九岁苦学婴疾若有所遇而瘳,不火食累年
长入太学群书无不究览文词典赡,尤长于古文歌诗翰墨得欧颜之要。
因病近世篆法不传作者无天成之妙,杜门刻意绝人事学之,一以李监为师。
沈研钻极,遂名其家。
太史黄公庭坚称其篆法俊伟,甚逼阳冰于今天下第一
章伯益陈规圣皆出其下风
复戏之曰:「杜元凯左氏忠臣王鲁翁李监之上嗣,见其用笔可以酒酹阳冰之冢」。
由是声闻四海
又谓高洁许可,人难亲附,则涵养大度渟蓄于中者,讵止字画而已哉!
绍圣间国子监镂《字说》颁学者,敕敦遣先生篆其文,力辞而归。
宣和四年被旨篆《周礼石经,乃幡然喜曰:「李阳冰篆绝古今舒元舆谓天以字宝瑞吾唐阳冰又尝自举于时,愿刻石备书六经立于明堂,为不刊之典,迄无受者。
今圣天子在上恢崇文化,聿新先圣祠宫銮舆临幸大发千载儒者之光,何期得以篆籀仰承休命,完一代之典,垂法后世,固所愿也」。
未几,忽寝疾从容家人曰:「物莫逃乎数,我当去矣」。
洒然如蜕,实在京师六月乙巳享年六十三。
赵氏魏国公安仁之曾孙
五人:劭、增、垍,二未名而卒。
垍以宗女夫为承节郎,偕增早世
一人,曰宜生
劭与母卜九月庚申,举先生及增等柩归葬河南府河南县平乐乡杜泽里先茔之次。
以侁尝预门人之列,泣授先生之友王能定所叙状,属为铭,且曰:「鸿儒宗师,欲名我先人者众,独于子亲且厚,毋辞焉」。
噫!
先生端重寡合,俭洁不饮酒日常一食,随所寓必葺作两室,曰旅舍蘧庐图史之外澹如也。
鉴裁精敏博洽典故,方其订正是非臧否人物,锋论壁立不可屈;
平居閒暇,则宽简有容怡怡自适剧谈围棋,与物无所忤。
好古博雅朝贤士大夫论文辨疑,日踵于前,巨公伟人争先延接
丞相范公纯仁翰林苏公轼,俱以才称之。
名臣碑志其笔,人以为荣。
其死也哭者盈门匪惟贤德卓异,孰使人爱慕不已如此
遗文刍狗集》五十卷,藏于家。
铭曰:
昂霄耸壑千尺之材。
礧砢若是,其望卓哉。
乐道忘怀优游篆籀
阳冰继斯,公踵于后。
天啬其禄,而与之文。
以彼易此,得丧奚论。
平乐之乡,杜泽之里
归安泉扃,铭实无愧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