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向侍郎伯恭 宋 · 释宗杲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三○、《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九
示谕悟与未悟、梦与觉一一段因缘。
黄面老子云:「汝以缘心听法,此法亦缘」。
谓至人无梦,非有无之无,谓梦与非梦一而已。
以是观之,则佛梦金鼓、高宗傅说、孔子梦奠两楹,亦不可作梦与非梦解,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
教中自有明文,唯梦乃全妄想也。
而众生颠倒,以日用目前境界为实,殊不知全体是梦。
而于其中复生虚妄分别,以想心系念神识纷飞为实梦,殊不知正是梦中说梦,颠倒中又颠倒。
故佛大慈悲老婆心切,悉能遍入一切法界诸安立海所有微尘,于一一尘中,以梦自在法门开悟世界海微尘数众生。
住邪定者正定聚,此亦普示颠倒众生,以目前实有底境界为安立海,令悟梦与非梦悉皆是幻,则全梦是实,全实是梦,不可取,不可舍,至人无梦之义,如是而已。
来书见问,乃是宗杲三十六岁时所疑,读之不觉抓著痒处。
亦尝以此问圜悟
先师但以手指曰:「住住,休妄想,休妄想」。
宗杲复曰:「如宗杲未睡著时,佛所赞者依而行之,佛所诃者不敢违犯。
从前依师,及自做工夫,零碎所得者,惺惺时都得受用。
及乎上床半惺半觉时,已作主宰不得。
梦见得金宝,则梦中欢喜无限;
梦见被人以刀杖相逼,及诸恶境界,则梦中怕怖惶恐。
自念此身尚存,只是睡著已作主宰不得,况地水火风分散,众苦炽然,如何得不被回换?
到这里方始著忙」。
先师又曰:「待汝底许多妄想绝时,汝自到寤寐恒一处也」。
初闻亦未之信,每日我自顾,寤与寐分明作两段,如何敢开大口禅?
除非佛说寤寐恒一是妄悟,则我此病不须除,佛语果不欺人,乃是我自未了。
后因闻先师举诸佛出身处熏风自南来,忽然去却碍膺之物,方知黄面老子所说,是真语实语如语不诳语不妄语不欺人,真大慈悲,粉身没命不可报。
碍膺之物既除,方知梦时便是寤时底,寤时便是梦时底。
佛言寤寐恒一,方始自知这般道理。
拈出呈似人不得,与人不得,如梦中境界取不得舍不得。
承问妙喜于未悟已前、已悟之后有异无异,不觉依实供通。
子细读来教,字字至诚,不是问禅,亦非见诘,故不免以昔时所疑处吐露。
居士试将老庞语谩提撕,「但愿空诸所有,切勿实诸所无」,先以目前日用境界作梦会了,然后却将梦中底移来目前,则佛金鼓、高宗傅说、孔子奠两楹,决不是梦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