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张提刑旸叔 宋 · 释宗杲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二八、《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七、《径山志》卷八
居士所作所为,冥与道合,但未能得㘞地一下耳。
日用应缘不失故步,虽未得㘞地一下,腊月三十日,阎家老子亦须拱手归降,况一念相应耶!
妙喜老汉虽未目击观其行事小大折中,无过不及只此便是道所合处
这里不用作尘劳想,亦不用作佛法想,佛法尘劳都是外事
然亦不得外事想,但回光返照如是想者从甚么得来
所作所为时,有何形段?
既办,随我心意无不周旋无有少剩。
恁么时,承谁恩力
如此做工夫日久月深,如人学射,自然中的矣。
众生颠倒,迷己逐物,耽少欲味,甘心无量苦,逐日未开眼时,未下床时,半惶半觉时,心识纷飞,随妄想流荡矣。
作善作恶,虽未发露,未下床时,天堂地狱方寸中。
一时成就矣。
及待发时,已落在第八
佛不云乎:「一切诸根自心现器,身等藏自妄想施设显示」。
河流种子,如灯如风如云刹那展转坏。
躁动猿猴,乐不净处如飞蝇,无厌足风火无始虚伪习气因,如汲水等事
于此识得破,便唤作无人无我,知天堂地狱不在别处只在当人半醒半觉下床时方寸中,并不从外来
发未发觉未觉时,切须照顾照顾时亦不得与之用力争,争著则费力矣。
祖不云乎:「止动归止,止更弥动」。
才觉日用尘劳渐渐省力时,便是当人得力之处,便是当人成佛作祖之处,便是当人地狱天堂之处,便是当人稳坐之处,便是当人出生死之处,便是当人致君尧舜之上之处,便是当人疲氓凋瘵之际之处,便是当人覆荫子孙之处。
这里佛说祖、说心说性、说玄说妙、说理说事、说好说恶,亦是外边事。
如是等事尚属外矣,况更尘劳先圣所诃之事耶?
好事不肯岂肯不好事耶?
若信得此说及,永嘉所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安然不是虚语
请依此行履,始终变易,则虽未彻證自己本地风光,虽未明见自己本来面目生处已熟,熟处已生矣。
切切记取
才觉省力处,便是得力处也。
妙喜老汉每与个中人说此话,往往见说得频了,多忽之,不肯为事
居士如此做工夫看,只十馀日便自见省力省力得力不得力矣。
如人饮水,冷煖自知,说与人不得,呈似人不得
先德云:「语證则不示人说理则非證不了」。
自證自得自信自悟处,除曾證曾得已信已悟者,方默默相契
未證未得未信未悟者,不唯不信,亦不信他人有如境界
居士天资近道,现定所作所为不著更易,以他人较之,万分中已省得九千九百九十九分,只欠地一便了
士大夫学道,多不著理会除却口议心思,便茫然无所措手足不信无措手足处正好处只管心里思量得到口里说得分晓殊不知了也
佛言「如来一切譬喻种种事」,无有譬喻能说此法,何以故?
心智路绝不思议故
信知思量分别,障道必矣。
得前后际断,心智自绝矣。
得心路绝,说种种事皆此法也。
此法既明,即此明处便是不思大解境界
只此境界不可思议
境界不可思议一切譬喻不可思议种种事亦不可思议
只这不可思议底,亦不可思议
此语亦无著处,只这无著处底,亦不可思议
如是展转穷诘,若事若法,若譬喻境界如环无端无起无尽处,皆不可思议之法也。
所以云:「菩萨住是不思议,于中思议不可尽。
入此不可思议处,思与非思皆寂灭」。
然亦不得住在寂灭处,若住在寂灭处,则被法界量之所管摄,教中谓之法尘烦恼
灭却法界量,种种殊胜一时荡尽了,方始好看庭前柏树子、麻三斤乾屎橛狗子佛性一口吸尽西江水东山水上行之类,忽然一句下透得,方始谓之法界无量
回向如实而见,如实而行,如实而用,便能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成就种种法,破坏种种法,一切由我。
壮士展臂不借他力
师子游行,不求伴侣
种种胜妙境界现前,心不惊异
种种恶业境界现前,心不怕怖
日用四威仪中,随缘放旷任性逍遥
到得这个田地,方可说无天无地等事
永嘉云:「亦无人,亦无佛,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
此老若不这个田地如何说得出来
此语错会者甚多,茍未彻根源不免依语生解,便道一切无拨无因果,将诸佛诸祖所说言教,尽以为虚,谓之诳惑人。
此病不除,乃莽莽荡荡殃祸者也。
佛言:「虚妄浮心,多诸巧见,若不有便著无」。
若不著此二种种,于有无之间搏量卜度,纵识得此病,定在非有非无处著到。
先圣苦口叮咛,令离四句百非直下一刀两段,更不念后思前,坐断千圣顶𩕳。
四句者,乃有、无、非有非无、亦有亦无是也
若透得此四句了,见说一切诸法实有,我亦随顺与之说有,且不被此实有所碍;
见说一切诸法实无,我亦随顺与之说无,且非世虚豁之无
见说一切诸法亦有亦无,我亦随顺与之说亦有亦无,且非戏论
见说一切诸法非有非无,我亦随顺与之说非有非无,且非相违
净名云「外六师所堕,汝亦随堕」是也
士大夫学道,多不肯虚却心听善知识指示善知识开口,渠已在言前一领会了也
及至教渠吐露尽,一时错会,正好在言前领略底又却滞在言语上。
又有一种一向聪明道理世间种种事艺我无不会者,只有一般我未会。
当官处,呼几枚杜撰老来,与一顿饭吃却了,教渠恣意乱说,便将心意识记取这杜撰说底,却去勘人,一句一句去,谓之厮禅。
末后我多一句,尔无语时,便是得便了也
及至撞著个真实明眼汉,又却不识
纵然识得,又无决定信,不肯四楞塌地放下,就师家理会依旧要求印可
及至师家逆顺境中示以本分钳锤,又却怕惧不敢亲近
此等名为可怜悯者。
居士妙年登高起家所在之处随时利益事,文章事业过人未尝自矜一心一意只要退步著实理会此段大事因缘
见其至诚不觉忉怛如许
非独居士识得这般病痛,亦劝发初心菩萨入道资粮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