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答宝林长老(一) 宋 · 林季仲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二○、《竹轩杂著》卷五
某启宝林禅师:久不通书,殊以为念。
侍者出所惠示,知迩来动止清康,甚喜。
或念或喜,人之情也。
学佛者直欲令人绝念,除是土木为人始得。
土木为人,方省却冬裘夏葛饥食而渴饮,人则未免有需于世也。
且子不念其亲,臣不念其君,以今言之,谓之何等人耶?
《书》言「天叙五典」,则五典无非性命之理也。
自古及今人道赖之以立,不可须臾离者。
来谕凡夫妄认四大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不悟真常,而惑幻妄。
以谓四大六尘之外,自有真常乎?
是除妄而求真也。
譬诸草木根性真也,枝叶妄也,枝叶或荣或悴,可以言妄,然皆出于性,何名为妄?
古人有诗云:「隐处分明万像存,形为枝叶此其根。
若求不得无有,便作空花幻梦论」。
此诗最有理
且以身心为妄,则父子君臣皆妄也,岂不害事
必以君臣父子为妄而除去之。
吾师可以一日立于天下否?
又却依旧师父弟子,有师兄师弟,托君臣上下之庇,方得以安其身。
退之浮屠文畅宁可不知其所自」者此也。
大率圣人,混名迹,合内外不离以为高,不废以为达,不绝名教以为乐。
反之于心而说,考之于理而不谬,措之天下国家可行亘古亘今不可一日缺也。
「惠迪吉从逆凶」,祸福之说,吾儒何尝不道来,只不曾杂以幻怪妖祥聋瞽愚俗
且如一文香,便有无穷福利,读一句经,便有无限鬼神拥护,若欲治婆娘嫂子则可矣,似乎此语,大相诳也。
试思天堂地狱,有邪无邪,但与心谋,不须问人。
师与弟子问答未毕,便求此经之目,如《金刚》、《楞严》之类,必非佛言。
在世多年不得已许多话,谓之不说一句话可也
目为经,令持诵者获无量福,至于所求无不遂意不知诵经悟道乎?
求福乎?
要他悟道不当利怵之,盖有毫发利心,去道远矣;
若要他求福利,是令诵经者做经纪也。
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皆史记旧名也。
夫子鲁史修之不曾创意目为春秋》。
「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此非夫子自以为孝经》也,后人述而言之耳。
且此一句无所经见张说唐明皇以为而已
尽信书不如无书
吾师以吾儒书汗牛马而充栋宇,皆圣人之所作乎?
六经、《语》、《孟》之外尽付诸火可也
然则佛书四万八千卷,所可存者亦无几矣。
要知本无一字,并去之可也
伏羲未画八卦之前,《易》在何处
欲话无穷,纸穷且止。
正寒,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