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端明殿学士正议大夫少傅黄公神道碑 宋 · 程瑀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八七、清钞本《演山集》附
布衣韦带之士,怀材抱艺,砥节砺行,所负者重,不自衒曜,而未有所试,其为家人所敬者鲜矣,况能取知于乡党乎?
见知乡党者益鲜矣,况能有闻于天下乎?
孔子之圣,而易于其邻;
子路之贤,而慢于同门之士。
自是而降,盖在所不论也。
至若啸咏衡门之下,诵诗读书考今玩古,作为文章翛然自适,而州邑乡闾推为豪杰不敢或与之齿。
已而场屋学校有司每得其文,必以为第一,而声名达于九重天子迟见之。
一旦策士于庭,亲擢以冠多士荣问休畅,人以未识其面为恨。
端明黄公者,是岂易得哉?
惟汉儒拘于传注,或不见圣人指归
而隋唐以来窘束词章文律益下。
神宗皇帝始以经术造士,公以自得之学溢为文词,超然独步,而遇合如此非偶然也。
公讳裳,字冕仲
其先金陵人五代时延平
曾祖曰护,祖曰添,考曰文庆,皆隐德不仕
考以公贵,累赠特进
妣吴氏,赠高密郡夫人
元丰五年进士第
越州签判太学博士秘书省校书郎大宗正丞尚书考功员外郎起居舍人太常少卿
徽宗朝迁兵部侍郎,又迁礼部侍郎
外任,差知颍昌府,移河南府,未行,留为礼部尚书
阅数月,申前请,除显谟阁直学士,知青州,移庐州,又移郓州
久之,丐宫祠,差提举杭州洞霄宫
政和四年,以龙图阁直学士起知福州,历二任,除龙图阁学士
于是复以提举杭州洞霄宫,居钱唐
至宣和七年,除端明殿学士,再领宫祠
建炎二年,始归延平
抗章致仕,转正议大夫
次年八月十八日,卒于里第享年八十有七。
遗表闻,诏赠四官恩恤如令
冬十月十六日,其子玠以公与夫人同葬于郡之板桥先茔之左。
襟韵旷远文词出于胸臆浩渺难穷,而趣诣深奥见于《演山集六十卷
少有天下之志,士亦以此期之。
仕宦泊然无心,故久而始达。
晚而油然外服,老而超遥物表
世故人累不得其中而拂其外,与夫锐进而下说,初贪得倒行逆施者,其可同年语哉?
兵部时,尝言:「圣人不畏多难,而畏无难
备豫不虞,古之善教。
天下无事,而为有事之备,则可以坐享太平」。
又言:「雄州弓箭手趫捷勇健北虏畏惮,请增额选募分屯边郡」。
又言:「东南城颓毁无战守具,万一奸人窃发,惧无以制」。
礼部会朝廷议太学三舍法天下,公谓:「宜近不宜远,宜少不宜老,宜富不宜贫,不如祖宗科举之制」。
是后公私烦费,大不以为便,卒采公言,复科举
方腊虏人之变,悉符公所论,由是知公不见用。
而身去朝廷,老于州郡,其蕴蓄盖有不获展者,为可惜也。
性澹于财利,甫终父母丧,举赀产畀二兄,而寓迹僧舍,不挟一金之资。
太学,有同舍生遭丧无以为归计,罄箧笥所有资之。
仕宦俸入未尝省录宗族亲故贫者多仰给焉。
从事延年养生之术,博览道家之书,往往深解而参诸日用
凡世俗之所竞趋而共骛者,公独漠然系累兹其所以令名,遂雅操,得遐寿也欤
娶同郡张氏,累赠越国夫人,世儒家,方居约时,事舅姑尽礼
祖姑疾病,侍药饵,供浣濯备极艰勤宗族嗟服
及公显达闺门之治,不待告诏而悉得指意
其生若卒,皆先公一年,是亦异矣。
四男七女:孟曰瑜,终于朝奉大夫、知徽州休宁县
仲曰玘,终于承奉郎、监真定府粮料院
叔曰琚,终于朝奉大夫直秘阁江南东路转运判官
季曰玠,今为右朝奉郎大宗正司主管宗室财用
奉直大夫直秘阁、知单州蔡修,承议郎河北通判陈详承奉郎曾绂,左朝请郎中书舍人张扩左承议郎监察御史陈积中朝请郎坊州佥判李排,七女婿也,盖两娶云。
父既葬十有八年,玠谋墓道之碑于舍人张君,张君与予善,因以见属。
予念切尝诵公之文,固已钦想风致
比游两学延平之人多喜道公事,盖乐闻之。
于是著公平生,而系之以诗曰:
延平重渊剑龙蜿蜒
演出崇巅栖息真仙
灵踪缅邈诞降英贤
篇翰星粲操履玉坚
高标独立逸翮孤骞
智参蓍蔡,言立世传
侍从之者,谁或差肩
初终进退,人无间然。
孰谓公死,剑逝仙还。
藏棺深竁,板桥旧阡。
高风远矣,永怀莫谖。
镌石墓道,垂千亿年。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