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乞擢用宗室状 宋 · 王洋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七○、《东牟集》卷九
臣伏读十月二十五日诏书,星变火灾,许内外臣寮实封言事
文词哀痛,德意丁宁。
闻者感泣,以为上天有悔祸之期,而圣主有应天之实。
臣偶列官行在,亲睹变异,且读陛下求言之诏,安敢默默以自后于黎庶,故敢略陈其说,伏惟陛下留意幸察。
臣闻天之警戒人君,必依托象类以示训诰。
人君之应天,亦宜因其象类以求之,则天意可得,而灾异可消。
苟或不然,虽多方以求之,皆未免于瞀说也。
臣闻之师曰:昭明齐遫,可以烹饪者火,故古之圣人缋火于衣,以明事宗庙之孝。
昔炎汉之兴,实绍火运,故继世称孝,以象其德。
臣尝因其类而推之。
若火德顺其序,则宜昭明光大,下临幽隐,旁烛无疆,而祸故熄绝。
一或失此,则灾延于下,变见于上,亦其理然也。
《春秋》书火灾者屡矣,或毁一庙,或焚一国,圣人固已求其端而书之。
况如比年寇盗相煽,焚灭生类,自国门以东极于海滨,南至豫章长沙,延袤几数千里,等为瓦砾。
生灵之祸,未有甚于此时也。
臣谓凶燄至是极矣,而会稽之火复见行在,上天威之荧惑,天其或者欲重警陛下,俾更新而振起之乎?
是诚圣上警惧修省,转祸为福之秋也。
且自曩者以至于今,凡有号令,莫匪顺道,天下之人皆知圣人之心,欲以至德要道以治天下也。
积之有年,宜享顺应,而乃悖缪如此。
岂夫播告之修,或有其文而未尽其实乎?
群下承命,咸体圣言,而恻怛之诚,或未能有加而无已乎?
将左右之臣,以姑息爱君,而失陛下惓惓念亲之旨乎?
古之君子,其从政也,譬之农夫之有疆埸,朝夕行之,行无越思。
盖彼效一官者,时必先定其目,而以思虑继之。
方今天下之急,而凡任天下之大当如何,然则其目安在乎?
二圣銮辂未还中原,则生灵不得息,兵革不得戢,祸难不得弭,而陛下与群臣得高枕而卧哉?
臣愿陛下审定其目,固已在此时而力行之,无使须臾忘去。
方练甲兵以核其力,励政事以精其德,因斯民之颙颙,奋圣人之怒为先焉。
敢为逃遁之说者,必诛无赦。
凡曰二圣在远,将求康复之功,必自此以图之。
至诚力行,久而不息,则上天之瑞应,殆将缘类而降其符也,岂忧变异之不去哉?
臣又闻之,圣人以宗社为重,故必固根本以消祸乱于冥冥,此不可不急也。
伏愿搜求宗室亲近,其贤者或外假其权,使同姓常强,异姓无得而踰之。
此又宗庙社稷万世之长策,不可不思者也。
臣无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