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迂论 其八 论人主之刚明1126年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五六、《梁溪集》卷一五一
人君不患乎太刚,而常患乎柔而不断
太刚者不能无过举,然不失为贤君
柔而不断,则遂有昏乱之渐。
盖刚者多明,柔者常暗。
明、暗者,贤君庸主所以分也。
汉宣帝励精为治,信赏必罚综覈名实不能无过举,然卒为贤君者,刚故也。
至元帝则优柔不断孝宣之业衰焉。
唐宣宗精于听断,以察为明,无复仁恩之意,不能无过举,然卒为贤君者,刚故也。
文宗仁柔少断,以致甘露之祸。
元帝宽宏善下,出于恭俭号令温雅有古风烈,然有一萧望之,卒信谗使自杀,至委用弘恭石显,则胶固不移,此孝宣之业所以衰,而汉之纪纲遂至不振岂非以其柔而暗故欤?
文宗恭俭儒雅,出于天性慨然太宗之治,太和政事号为清明,然任一宋申锡,卒为阉宦所诬而斥之,至委用李训郑注,则一意不疑,此甘露之事所以祸及忠良不胜其冤,而帝亦饮恨而没,岂非以其柔而暗故欤?
夫人取象于天,则以刚为德也;
取象于日,则以明为德也。
刚明之德,而刚不至于暴,明不至于察,虽古圣帝明王何以加此?
至于刚明不能无过举,犹为中材之君。
若夫刚挠而为柔,明易而为暗,则失其所以为君之德矣,虽欲建功立事追踪古人,恶可得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