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氏印施夹颂金刚经跋尾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五○、《梁溪集》卷一六二 创作地点:福建省三明市沙县
予尝读《易》,观六十四卦、爻、象、彖辞,不离文字,而孔子系之曰「神无方而《易》无体」,又曰「生生之谓《易》」。然则六十四卦、爻、象、彖辞,果足以为《易》,而所谓《易》者,果何物哉?及读释氏《妙法莲华经》,观二十八品譬喻,言说亦不离文字,而其言曰:「佛说是经于八千劫,未曾休废」。又曰:「若以七宝满三千大千世界供养诸佛,不如受持此《法华经」》。然则二十八品譬喻言说果足以为《妙法莲华经》,而所谓《妙法莲华经》者,果何物哉?即六十四卦、爻、象、彖辞以学《易》,《易》已明,则六十四卦、爻、象、彖辞如糟粕,如筌蹄。即二十八品譬喻言说以求《妙法莲华经》,经已见,则二十八品譬喻言说如梦幻,如响像。然则《易》之所以为《易》,《妙法莲华经》之所以为经,断可识矣。由是推之,则释氏之书,所谓《金刚》,所谓《圆觉》,所谓《般若》,所谓《涅槃》,所谓《诸菩萨万行首楞严》,所谓《大方广佛华严》,一切大乘经典、名字、方便善巧,种种不同,无非明此一书者。具眼人即其名以契其旨,则读诵书写,受持演说,胜妙功德,一念周圆,宜其世间人天小果、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也。虽然,理不碍事,事不碍理,文字诸相,无非解脱,故有以音声读诵,以笔墨书写,以忆念受持,以议论演说,亦能现获不可思议报应,宁不信然。观右文罗公序萧氏印施夹颂《金刚经》,其文高妙,深达经旨。又为裒集持经报应十馀事俾并刻之,助发信心,其于理事可谓无碍矣。萧氏求跋于予,故予为言学《易》之说,使知儒、佛初无二道,学者当以心契之也。宣和庚子九月三日,梁溪居士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