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奏陈利害劄子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二一、《梁溪集》卷一○○、《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四二
臣近者不量浅短,辄冒万死条陈淮西将利害,仰渎天聪夙夜靡宁,以俟严谴
伏蒙圣慈既赦狂瞽,又降玺书特有褒谕
感戴大恩,非臣糜捐所能报称
然臣窃见都进奏院张浚罢相,以言章落职宫观
淮西之变,有罪责罚之加,其谁曰不宜
言者汉武王恢以为比,臣愚以为不然
试为陛下陈之。
王恢马邑之谋,欲诱匈奴击之,事既不谐武帝造兵本出,动大众而无成功不诛无以谢天下,遂下廷尉,此武帝过举,非盛德事也。
何则
胜负兵家常势,顾规略何如耳。
《易》象有「左次无咎」之言,兵法有「善败不亡」之戒,渠以一失遂害大计哉?
观秦穆之孟明拜赐三北之馀;
光武之用冯异收功之际。
则知武帝之诛,未为无失也。
浚之罪,乃在志广才疏力小任重不能咨诹良策而专于自用不能辑睦将帅而轻务改移,遂致士携离舍我就敌。
以此,夫复何辞?
若以王恢为比,咎其始造兵谋则是因咽废食,惩羹吹齑,以细故而摇大计,恐非策之得也
今方强虏凭陵,僣逆窥伺国势未定人心惊疑若不注意治兵以为自强之计,则何以安宗社、保生灵、固边疆、禦外侮
徒以措置一失之故,遂欲尽弃前日所为归罪造兵谋者,臣恐智谋之士卷舌不敢谈兵忠义之臣扼腕无所发愤将士解体而不用命州郡望风而无坚城陛下将谁与立国哉!
且今日朝廷之势,固自若也。
襟带江淮保据荆襄连接川峡,韩世忠、张俊、岳飞、吴玠之军,分屯要害不下数十万人,兵未为弱。
去冬败刘麟、刘猊之徒甚众,用兵未为不利
倘因淮西之变,益自惩创,审号令、明纪律,徙诸军家属江南以便粮饷,教战舰水军沿江以备不虞,姑辍进取之谋,且为固守之计,和协辑睦,静以待之,使国势渐定,人心渐安,士气渐振,乃可徐议恢复
譬犹病人调治向安,又为药饵所误,伤其正气岂可遽欲康强哉?
不察此理,经变故而动摇,使外寇得以其间隙,譬犹弈棋,前著既差,后著复错,是谓自败,欲求胜敌不可得也。
顷年尝因贼马入寇淮甸,献陈愚计以谓退避之说不可于今
何哉
前之为寇者金人也,利于掳掠得所欲则还师
今之为寇者伪齐也,利于土地得一郡则守一郡得一邑则守一邑
翠华退避之后将士奔溃,贼势鸱张,将安所定止哉?
误蒙采择,特降褒诏。
今日之说,亦犹是也
伏望陛下圣心而勿动,修军政自强无为趣时献言者之所摇。
古语曰:临大难而不惧,圣人之勇也。
陛下留神幸察
张浚措置失当,诚有罪矣,然其区区徇国之心,有可矜者,愿少宽假,以责来效
汉高祖用兵丧师跳身者屡矣,然卒与成功者皆旧臣也。
借使每败必逐,则张良、陈平之不胜其诛矣。
前所淮西事宜指陈措置失当,非党者;
今此论奏,亦非为游说也。
言者王恢造兵谋之喻,深恐退避讲和之议复出,以眩惑圣听,则大事去矣
宗社安危自此而分,故敢披露肝胆冒昧有言,死有馀罪。
臣以衰病,累请宫祠,未奉俞允
迩来犬马之疾益深,将填沟壑,已别具奏乞骸骨以归山林
贪恋明时,何可言喻!
爱君忧国之志,虽在畎亩岂敢弭忘
伏望陛下哀而怜之。
干冒天威无任惶惧战越之至。
〔小贴子〕臣契勘朝廷所恃以禦敌者将士也。
新失淮西之军,将士之心未定正当静以养之,频降诏旨慰劳抚谕,使明知陛下德意所在庶几士心复安。
若先为退保之计以示怯敌,臣恐诸军将士解体人人固守之志,为盗之招。
真宗皇帝澶渊之行未定,又欲南幸,召高琼谋之,对曰:「南幸无不可者,但虑将士离散不复可收」。
遂定亲征之谋。
以谓正与今日之事相类
窃见近降指挥应副庐、寿盱眙等处米斛,并改拨赴建康府下卸,又差梁汝嘉平江府外议皆谓车驾将幸平江
平江建康相去不远,徒有退避怯敌之名。
私忧过计冒昧上闻不胜皇惧伏乞圣察
臣近据岳飞公文:今月十九日,部率军马前去襄汉。
契勘淮西兵将新叛之后藩篱疏缺,并无控扼朝廷近降指挥,令分兵屯驻江、池等州,事理正宜如此
今乃前去襄汉,上流空虚缓急何以应援
伏望圣慈详酌,特降睿旨,令屯兵照应江、池淮西一带,候过防冬措置襄汉未晚
伏乞睿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