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乞议不可三镇劄子1126年2月14日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八九、《梁溪集》卷四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契勘昨任太常少卿日,于去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上殿劄子论事,内一项言金遣使有所邀求其他可从,唯求割河北之地,虽尺寸可许
但当答以祖宗境土为人子孙固守之。
河北、燕山接境,有塘泊以为固,今割以与之,则险阻地尽在彼疆,何以立国
当择使往,以死争之。
其后金人犯阙遣使议和李棁、郑望之等实任其事,而金人所须,欲以亲王宰相为质还归朝人,割三镇地,多索金银物帛之数。
臣与李邦彦廷争以为宰相当往,而亲王不可往,归朝官当与,而三镇之地不可与,金银物帛之数当量力与之;
不然,后且有悔
当时议论与群臣不合,因再拜丐罢,蒙陛下厚恩抚慰再三,俾专治兵
方时艰难不敢力请
至于誓书之类,并不与闻
然犹力留三镇之诏,以待勤王之师,俟其大集,因欲以将帅之意,檄军前以改誓书
既而姚平仲妄作小衄,臣亦罢黜,而三镇之诏遂行
方今金人退师已远,挟质以往,必期于得地而后已。
三镇果下,则异时河北、河东不能守,密迩畿甸宗社可忧。
万一三镇固守不下,彼必挟亲王以行,陛下手足之爱,何以为怀?
由是观之,当时计议奉使之臣,得不深罪
金人渡河后数日,方遣兵防托不复尾击,盖以亲王之故。
然而金人本约亲王至河而返,今已爽约,又沿路屠戮横尸满野,则和议盟约已不可守。
异时既得三镇,别求衅端,不旬日而至城下,其患岂浅浅哉!
今虽遣姚古种师中渡河三镇声援,然相去金人二十馀程,缓不及事
臣恐三镇人心动摇,或不能守,将来建置帅府与之对垒,当于何郡?
控扼防托当以何兵?
蓄聚粮草当以何法?
遣将命帅当以何人
此四者皆不可不预为之堤防
臣昨已尝具劄子,乞令遣计议之臣措画,未蒙施行
当今急务,无大于此
下臣章,令在廷之臣集议,择其所长而行之,天下不胜幸甚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