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召赴文字祗候引对劄子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八八、《梁溪集》卷四一、《历代名臣奏议》卷八二
臣伏陛下以金国败盟陷没燕山重兵压境邀求不可从之事,欲窥中原而取河北
渊衷震悼,深悔前非,下哀痛之诏,罢不急之务,蠲繁苛之令,除掊克之法,招徕忠谠之言,讨论捍禦之策。
皇太子作牧开封,以系天下之望,诚意恻怛感动天地慰安人心,虽修己以安百姓罪己以抚万方无以过也。
然臣窃以谓事势迫矣,结衅已深,遣使讲和,必无可和之理。
长蛇封豕蓄锐深谋待时而发,其意不浅
而自河以北,守禦萧然,无藩蓠之固,不知何以禦之?
今日之策,所谋得则宗社安,所谋失则宗社危,安危之机,间不容发
臣愿陛下审料事势,度以圣心之所能行者深计利害明白行之,无为苟且侥倖覆藏隐讳,以趋祸乱庶几可以转危而为安。
天下苍生肝脑涂地之患,宗庙社稷沦胥夷狄之虞,皆在决于陛下方寸间耳。
臣愚以谓今日之策有三:上策莫如亲征
讲求真庙幸澶渊故事,选将励兵,躬临训练降诏问罪涓日启行,以慑戎心,以鼓士气驱逐丑虏保完旧疆,此上策也。
中策莫如坚守
京师天下根本也。
宗庙社稷朝廷宫室所在百官所聚密迩陵寝,中四海而临万邦
高城深池,有金汤之险;
联营环卫,有虎貔之师。
运漕东南以足财用控制西北以威夷狄
天下无二,舍此安归
坚守之计,励士民之心,效死为期,无毫发欲去之意。
既务镇静,又施权谋,遣帅出师分屯傍近要害之地,翼卫帝室
设使犬羊之众敢肆凭陵,当如周亚夫七国之策,坚壁勿战,以挫其锋,待其粮竭力衰,邀其归路,多设方略一鼓破之。
此中策也。
下策为避狄之计,如太王去邠而居岐,臣有所不忍言
道涂闾巷人户知之,臣亦疑圣意或出于此
何哉
比者不议河北守臣而先议东南守臣,一也;
遣使分起诸路兵而不起淮浙兵,二也;
搜拦沿汴舟船,三也;
,四也。
为此策者,虽足以一时之急,然知其利而不知其害也。
臣窃痛其不深计而熟念之也。
陵寝宗庙社稷朝廷宫室百官万民而去之,远迩必溃,是以中原畀之豺狼也。
事势一去不可复振,臣恐京师朝行而夕乱,其祸故可胜言哉!
陛下虽命皇太子以监之,何补于事?
不若偕行之愈也。
必不得已,臣有愚计,顾恐陛下不能行之。
今日言之,傥不契圣意,必死于斧钺
不言之,异日祸败,必死于乱兵
与其死于乱,不若死于国,臣敢冒万死,为陛下试陈其说。
陛下欲行避狄之计,而命皇太子留守以系人心,以捍大敌,以保陵寝宗庙社稷是也,而建以为牧非也。
本朝及唐故事皇帝行幸郡国,则皇太子监国,此特国家閒暇之时,典礼如此
大敌入寇天下震动安危存亡呼吸间,而用平时典礼,可乎?
名分不正而当大权禀命则不威,专命则不孝,何以号召天下率励豪杰,与之以死抗敌期成功于万分之一哉?
唐明皇安禄山之难而入蜀,父老拥马乞留太子讨贼,而肃宗灵武之立,势不得不然。
当时之议,曾不早定,后世惜之。
陛下今日人心已摇,可以与之共患难坚守,则守而弗去可也
不能守,则胡不皇太子位号,使为陛下保守宗社,收将士心,以死捍敌
臣窃观皇太子仁孝夙成恭俭好学四海属心
如臣之计,天下可保,在此一举
父子之间,人所难言,今日之事,宁复有大于此者乎?
臣素愚直感戴大恩所以不避重诛陛下此者,欲陛下深思定之于早也。
逊之际,灿然明白,而使宗庙社稷有所依归四海苍生有所系属
陛下如释重负,享安逸无穷,而以死宗庙社稷之事责皇太子与天下之士大夫岂不美哉
敌情难测卒然有急,然后议之,则无及矣。
《易》曰:「知进退存亡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
伏惟陛下圣德高妙,臣固知黄屋不足以缨绋帝尧之心,所以言者,正恃陛下体道而轻外物也。
田千秋一言而悟武帝,而巫蛊之祸息。
臣顷以论水,去国七年
今日之事,适在朝列,以上封事朝奏暮召,以蝼蚁之微敢言大计岂非祖宗神启悟臣心,使之如此
其敢爱死,不自比于田千秋哉!
刺血亲书,干冒天威无任战越俟死之至。
取进止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