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唐李绛仇士良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五六、《北海集》卷二一
六月十五日进御故实曰:《唐书·李传》:尝盛夏对延英,帝汗浃衣,欲趋出,帝曰:「宫中所对,惟宦官女子,欲与卿讲天下事,乃其乐也」。
《仇士良传》:士良之老,中人举送还第,谢曰:「诸君善事天子,能听老夫语乎」?
众唯唯。
士良曰:「天子不可令闲暇,暇必观书,见儒臣则又纳谏。
智深虑远,减玩好,省游幸,吾属恩且薄而权轻矣。
为诸君计,莫若殖财货,盛鹰马,日以毬猎声色蛊其心,极侈靡,使悦不知息,则必斥经术,闇外事,万机在我,恩泽权力欲焉往哉」?
众再拜。
臣尝谓人君视朝,将与其臣图回天下之政。
一号之出,一令之行,安危治乱系焉。
而其裁决可否,出于一时,非聪明圣智,鲜不或失。
然则平居燕閒之际,其亦在于务学欤。
扬雄曰:「学之为王者事,其已久矣」。
然学欲自得,而师友磨砻之益又不可废。
盖以彼所已学,质吾所未学;
以彼所尝闻,资吾所未闻,则用力逸而收功博。
故《代木》之诗曰:「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
所谓天子之友,亦岂求之于群臣之外哉?
凡吾在廷,学士大夫皆在所取耳。
然则博见儒臣,讲论艺术,咨访治道,求民间之疾苦,质政事之阙疑,无所不可用,以广其聪明,益其圣智,则万几来前,不待深思遍察,而昭然于胸次矣。
夫惟宫廷邃密,极至尊天下之奉。
苟燕安之际,怠惰自逸,所与接者非阍寺近习,则嫔嫱宫妾耳,其能广聪明而益圣智,不亦难乎?
盛德之君,能移此而乐彼,故治功进焉。
宪宗之贤能,以与大臣讲天下为乐,而以宫中所对唯宦官女子为厌。
元和兴元之政,未必不本于此。
惜乎一罢政,而承璀复召;
淮西既平,而帝寖骄侈,不能如前自彊,驯致守澄之变,可不鉴哉!
士良深戒其徒不可使人主观书见儒臣,则其所以为术者如此。
明哲之君反是以图其国家,虽欲不治,臣不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