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成忠郎冯君墓志铭(为贵州太守计体之作。)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三一、《太仓稊米集》卷七○
成忠郎冯君长卿名元辅南唐时七世祖自建康来泾,遂为泾人
家故饶财世世皆以高赀长雄里中
某者,君之曾大父也。
君父字择之,自号泾山逸老
泾山有智善谋,凡邑人有讼者,或不决于官而决于君。
事有疑,众方含糊不断,君一言乃定,人称长者
泾山既生长卿,期以似己。
果然,方六七岁时便读书,他儿未上口,君已如流。
长,又留意阴阳地理卜筮医方之术,皆摩研其书甚精,至有所会意,其妙不传也。
一与人接,问其姓名爵里后数十年遇之,卒然犹能省忆
强记多闻出于天资要非他人所及
谏议大夫钟公君实,君同里人也。
少年太学诸生上书裕陵,由布衣侍从气盖一时,尝语人曰:「使长卿举子功名,可唾手取也」。
后公贵,既在朝,犹时时以言风之,似若有意推毂者,而君不屑予也。
人或以是劝之,君笑曰:「仕本为贫,吾岂急于此者
歛板折腰所不暇,当丐馀年于水石间耳」。
言者遂止。
君自泾山捐馆舍日益勤俭久之,植产数倍于祖父时,累赀至钜万
已而告其子曰:「古人有言:观雷观火,为盈为灭。
天收其声,地藏其热。
吾畜赀甚厚,不祥及生,独不可为吾法乎」?
乃大输粟塞下,愿助边费
朝廷嘉其意,拜为郎,授三班奉职
官制行,改承信郎
渊圣皇帝内禅,以覃恩保义郎
主上践祚,又以覃恩成忠郎
宣和间盗起桐庐所向郡邑皆下。
既破黟、歙,宣甚危,部使者知君素信,将奏辟巡尉,倚以捍贼。
檄屡下,君不就,曰:「事有缓急,当同其忧。
何必诱我以官」?
贼犯旌德,去君家相望数里,火昼夜不绝飞烟蔽日
有群不逞恶少数百,著五彩衣,以朱巾帕首,将从贼。
生擒渠魁面缚部使者斩之。
寇闻,不入境,泾赖以全。
贼平,赏亦不及未尝以语人。
先是江淮间民亦合党夜聚为妖,谓之四果其所事神曰张公。
君曰:「是所谓张角者」。
旁近多往从之。
君援古以告,时以祸福悟而止者不可胜计
其后桐庐自号圣公,民皆神之,其所附皆异时事张公神者,叹曰:「吾固知不为贼也」。
好义气节,不妄然诺,而性不忤物
士大夫造门求君为卜地者,不择远近皆往。
有病无以治者,虽氓隶必手加砭剂无难色。
享年七十有三,建炎三年三月二十有三日终。
再娶陈氏,皆先君而亡。
继室张氏。
三人:长曰某,从政郎婺州浦江县
次曰某,乡贡进士
次曰师文上书将仕郎,未调。
四人,皆嫁士人
君初得墓地于彭公山,乃穴地为圹,缭以周墙,向背出君意,戒其子:「我死则葬于斯焉」。
乃以其年六月二十五日葬于彭公山之原,而墓之木拱矣。
建炎初,某自京师游宣,客有言君之善者,惜其死不获识其面。
后某将为贵州,会其子师遣人以状来乞铭。
某曰诺。
状如所闻,是宜其铭。
铭曰:
士有不才不计其位。
才有不进,不疚其异。
猗与冯侯,可以仕矣。
弗仕者,意不在是。
人挽以出,吾笑而止。
彼言如云,吾心如水
维时披攘,群夫射利
累累若若不及驵侩
绝壑昂霄轩轩满世。
辟书鼎来,吾曰曷似?
岂不赪然,有腼诸子
视彼贪人,何千万里?
彭公之下,其水㳽㳽。
名与泽偕,亦何其已。
婆娑故丘君子乐只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