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兴国军重修刻漏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二九、《太仓稊米集》卷六一、光绪《兴国州志》卷三四、《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一二三
凡郡必有城,城必有谯门,门必设鼓、角、漏三物所以军容,令昏晓,使兴居有节不失其时,其为制旧矣。
余始至郡,每月影罘罳,闻鼓紞紞然鸣于闉阇之间。
明日天且白,鸡三号则鼓又鸣,率以此而候夜旦
夜漏不设,常使守埤者占天星以候百刻风雨晦冥笳鼓失节往往夜半奏角,黎明而受初更者犹弗易也。
慨然念之,乃赋财于邑鸠工于野,丐法于旁郡一新之。
两月而漏成。
余命司使治是漏。
客有闻而窃笑者谓:「吾邦虽无事,而岁入不足供亿
凡邦之祭祀宾客兵食廪稍与夫不时之需一有阙焉事急上闻,则使咄嗟罢去,顾暇恤于斯乎」?
余曰:「是非君所知也。
古者朝必辨色而后入,礼也。
庭燎而朝群臣,非礼也。
郡国吉月必拜朔于庙,又望而拜于廷,是亦朝也。
一失其时则为弗钦于君。
季氏逮闇而祭,继之以烛,《礼经》讥之。
他日子路质明而始行事,宴朝而退,孔子以为知礼
今律释奠文宣王,月用仲春,时以丑刻,以七月仲秋,时以丑刻。
一至社稷风雷雨师则异于是反是则为失其时,亦曰弗钦于神。
夫朝,人臣之节也;
祀,国之大事也。
斯而失焉,国非国矣。
虽有,我得而食诸?
然则余之为是岂可无意其间哉」?
噫!
时有迁徙,事随废兴
前人为之,安知后人不从而隳之也。
杜牧之尝谓百刻短长取于口,不取于数。
天下多是,独宣、池、荆三郡大和间曹王皋处士王易简之法为之。
宣于余为乡邦,见其法尚存牧之之文也。
今无易简之法,又无牧之之文,而欲保其不堕于后人,理岂有是哉?
百刻不取于口而取于数,斯亦可传矣,安得有如二人者乎?
绍兴壬申四月十五日周某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