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杂说 其四 驺虞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二八
驺虞一篇,其辞《诗》与《序》义相合坦然明白,而诸儒各出己意,更相附会,使其词旨不明,至不可晓,甚可怪也。
《诗》曰「彼茁者葭」,「彼茁者蓬」,葭、蓬野生非人种艺,其长亦且茁壮,则以见草木之靡不生殖也。
又曰「一发五豝」,「一发五豝」,豝、豵野处非人豢养犹且一发而所获五,则以见鸟兽之靡不众多也。
如此则序所谓庶类繁殖」之义见矣。
每章必曰「于嗟驺虞」者,驺虞兽名,其为物不食生物,不践生草,有仁德焉。
古者四时之田以习武事后世驰骋田猎以暴于天物,其为不仁孰大于是
今也蒐田以时,盖将以教民战,而志不在于得禽兽,则岂爱物之无心哉?
故每章必曰「于嗟驺虞」也。
举此则《序》之所谓「仁如驺虞王道成」之义见矣。
一发五豝」,郑氏谓虞人五兽以待君射,而君不尽取,唯取其一,所以见其仁。
其说不然
国君之田不掩群则逐兽而射之耳,苟命虞人五兽以待君射,使君仁则取其一,不仁则将尽取之,其为害亦多矣,乌得为之仁乎?
驺虞之为兽,其说旧矣。
汉贾谊则谓驺为文王之囿名,虞乃司兽之官也,不知何以得此。
欧阳氏又从而取之。
分尝力诋先儒穿凿附会之辞,于此反有所取,不知其何理也(《太仓稊米集》卷五○。又见《南宋文范》卷五九。)
分:据文意当作「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