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史断一 其五 韦见素杨国忠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二六、《太仓稊米集》卷六四
唐明皇使杨国忠物色朝臣以为宰相韦见素雅饬见知国忠,遂白于上,由是得用
安禄山素怀反侧,至是请以汉将三十二人愿易蕃将,反状益明
见素以为言,议者犹以为先知可谓失言矣。
禄山反而见素知其必反,朝臣不言见素倡言之,得不谓之先知乎?
见素禄山之将叛,不得不言。
言而不听惟有一去耳而不去,此其所可罪也。
作史者乃从而贬之,曰:「见素禄山反而不言其所以反,是助国忠以败王室也」。
意若责见素以不禄山所以反者以国忠也,而不以此告明皇使斥而去之。
易蕃将,见素言之国忠国忠不应
已而又言之明皇明皇不纳。
察其心盖非助国忠者。
禄山所以反,以明皇昏惑国忠奸邪而已
然其宠任固有如山岳,决非一言可得而回,欲怒螳螂之臂而摇之,往即碎耳,何补于唐哉?
见素计,独有一去为策最高而不为,是可惜也。
见素不由于正而得宰相,言不行于朝而享厚禄,在贤者为可羞,为见素计,则当去。
作史者不责见素以此,而责其非先知可谓失言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