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稗官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二五、《太仓稊米集》卷四六
古之人君喜闻直言,故其求言之路广,惟恐一微言之不闻也。
后世人君恶闻直言,故其拒谏之刑峻,惟恐一言上达也。
直言日闻于前,则谄谀之论不得入,此天下所以治安之福。
直言不得闻,则谄谀之论日以浸润,国因以乱而不可救
二者利害相悬不啻天地,而人主不察焉。
殊不知古者庙堂之上,君臣之间,相与赓歌以戒荒淫,必在于治安无事之际。
当是之时,在廷有敢谏之臣,出纳喉舌之司,而群言无或蔽于上矣。
以为未也,则又徇众庶之论,考刍荛之言,以裨吾之听焉。
然而上下殊位,贵贱异势畏威者或不敢言卑贱者或不得言,则又未必得天下之言也。
于是设敢谏之鼓,立诽谤之木以使之言焉。
以为未也,则又命国史作诗以明得失,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而设采诗之官以察民之情,则其求言之路可谓广矣。
三代之盛,虽瞽矇犹得于箴规,虽百工之贱犹得执艺事以谏,况公卿大夫忠臣义士贤者乎!
余尝博采六艺百家之书,以谓圣王求言之术殆尽于此矣。
其后读《西汉书》,见班固叙:「小说者,皆谓出于稗官」。
说者谓:「稗,米之细碎者,而稗官采摭细碎为职」。
班固曰:「街谈巷语道听涂说,亦缀而不忘」。
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论也」。
乃知贤君广求言之路委曲如此唯恐一言之或遗也。
前世之如是其详,尚恐不得闻,况末世忠臣以钳天下之口,设监谤以禁天下使不得言者乎?
稗官之设不知起于何代,汉之唐林请省置吏,公卿大夫都官稗官各减十三,则疑此官自是而废矣。
呜呼先王设官分职可谓详矣。
微至采荼,驱龟黾之事犹掌以官。
后世省官罢员有不可废如稗官者,犹以为不急而去之,殊不知其官减而职废,天下之言日以壅塞,而忠臣谠议不得闻,则是其所省者微而其为害大矣
雷霆之所击莫不摧折万钧之所压无不糜灭
人主之威甚于雷霆,而镇服势重万钧言者岂得不畏摧折糜灭之患哉?
又况门廷之间远于万里,非设官而授之职,俾旁求博采之,犹恐不闻,况废而不设乎?
之建此议,可谓不思之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