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策问第三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二三、《太仓稊米集》卷四八
问:唐之贤相前称房、杜,后称姚、宋
议者以谓不劝天子边功,而璟不赏边臣,其为相大略如此
夫以天子而求边功,是秦始皇汉武帝之事,固不当以此人主之欲。
至于将帅有功于边乃抑而不赏,则将何以激劝之术乎?
大抵二相之论皆祖述汉儒而为之说者也。
何以其然哉?
陈汤矫制以伐郅支,而匡衡以为乘危徼幸生事蛮夷为国招难,渐不可开。
冯奉世矫制以伐莎车,而萧望之以为要功万里之外为国生事渐不可长
由是知崇、璟之言固有自矣。
彼独不知虽以大儒相位其实依违阿意以保爵禄
是时石显用事,与有隙
能为此论,乃内畏石显而阴陷之也。
宣帝时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义当臣之,而望之使其位在诸侯王上,失中夷狄尊卑之义,亏损汉德,而又抑奉世之功,未得为无过
崇、璟不深求其故而专师其言,盖已失矣。
考二虏杀辱汉使抗衡中国二子咸能矫发诸国之兵,不仰斗粟不须寸刃,而传首阙廷不可无功于汉。
望之力加排沮,使将士失望忠臣解体何足为后世法
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国家、利社稷者,专之可也
终军之论,则又以谓不然
则其为说果何从乎?
备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