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刘氏家训 北宋末 · 周紫芝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二○、《太仓稊米集》卷五一
余友刘君子先,同郡泾邑人
始其家甚贫,乃挟策躬耕,力治生业,以俭约自持
久之,寖有馀赀,稍自给
当兵盗之馀,民多流冗,皆散而之它。
南亩荆棘动连阡陌有力往往请于有司,占以为籍,独子先所治不过常产
余尝怪而问之曰:「邑有馀土,子有馀力,何不择其膏腴者稍增垦之」?
先笑曰:「是非所知
吾祖尝有遗训不敢忘也」。
因为余诵其五世赞善之言,大略二事垂戒后世:「其一,不得世禄补子弟官,使稚弱不通古今之务者出为民害,以绝吾嗣;
其一,不得务广田园,使嗜利而好奢者因以废学,以绝吾教。
其言今尚存,自吾上世无敢不奉其训者,顾不肖其忍违之」?
呜呼,亦可谓仁人之言矣!
刘氏世为泾人,自赞善公始登进士第,其子侍郎相继登科
侍郎二子仲氏不甚显,伯氏御史,皆登进士第
御史神宗皇帝谏官熙宁间常以十事言大丞相王文公,词甚切直,闻其名者为凛然
御史公生二子,皆贤而有文,为布衣时与枢相蒋公游,同年登第,而仲氏之子亦以文词乙科,为池州青阳县尉
赞善以迄县尉君凡五世,卒无一人荫补官者。
仕宦达与不达固似不同要之世有名士,咸以射策决科自列仕籍相继不绝
余尝怪其初以一言垂训乎后,而子孙守之至五六世而不忘,天所以之者与其言适相符契
至于佩服其言而力行之,则其为报未易量也。
韩休穆宁皆撰家训以遗子孙
开元间家法者尚韩、穆二家其后子孙皆有贤行,能世其族。
然而薄于爱子而厚于忧民,笃于尚义而鄙于近利,其观摹宏远赞善公者未之有也。
子先将以其言刻之墓左,使仆记其本末以示将来
言词之陋不足以颂公之美,庶几盛事以为不朽之传焉。
绍兴五年六月中休日序。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