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李丞相1137年 宋 · 王庭圭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六、《卢溪文集》卷二六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
月日具位姓某谨斋沐裁书,献于某官阁下:某闻天下大乱,必有英伟豪杰之士出于其时,以任一世大事
危疑颠覆之变,众人仓猝惶急,鲜有不失其守,而独能顾视若閒暇,举万物无足以动其心者,此人不特超世之才,而其气有以天下
故能整齐乾坤,洗光日月成就大事无一蹉跌者,皆由其气有馀于中,而规画处置不摇于外也。
古之建大勋者,未有不先定其谋而措之于事。
伊尹相汤使君尧舜之君,使民尧舜之民,其说已兆于畎亩之中
管仲相齐九合诸侯、攘夷狄,虽霸者之业,亦决于初见齐侯之日。
汉高祖兵衄于楚,下马踞鞍而问张子房,谓英布黥布姓英氏。)彭越两人可急使,而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卒破楚兴汉,用此三人之力。
诸葛孔明高卧隆中一见先主,与之论曹操孙权人物,先取刘璋,资巴蜀之饶,以争天下,终其身无一言不验
历观前世君子遭风云之变,支倾危,整奔溃,气为主而谋辅之,是以大事不乱否则遇事仓惶,鲜不至于败者。
国家曩时承平久,武备微,朝廷狃于宴安
宣和之末,变生仓猝,虏骑临东都城门,公卿大臣搏手无他策,进不能战,退不能守,其计止于求和
相公力陈攻战之策,出身社稷,犯不测之险,几成大功
是时京师甲马劲卒尚可以战,若席卷以出,可一鼓而俘也。
至今忠臣义士愤惋叹息以谓当时若用相公之谋,岂复有后来之祸?
其事昭若日星,今皆可覆,不惟当时可用,而至今犹可用也。
岂非有以盖天下之人,而谋虑有以天下之势耶?
险人柄朝十年之间,宰相用事,率不过一二岁罢黜大抵规摹一律,皆出于卑陋浅近不足以兴起天下大事
日者宗庙社稷之灵,启寤圣主赫然群议,起相公寂寞之滨。
淮甸用师控扼上流岂特一面而已,实安危之机也。
相公志气已见于靖康之初,其关天所以治乱存亡者,固非一介愚儒所能窥测
今尚有可言者,皆相公细事而犹未获见也,岂经营军旅之急而未暇耶?
盖天下之事有若甚微而其势甚大。
治乱之萌,莫不有势,言治者必审其势于未形之中,无使至于乱。
坐观其变而安于所忽,则恐至于可救
今日大势所可忧者人心最为可畏,而夷狄不与焉。
人心或摇,何事不生,其祸有甚夷狄
人心宁而天意得,则叛臣逆贼搴旗而下
夫与强敌对垒,而我之国与民不可使先困。
一战而得京师,再战而下河北,此亦用兵必然之势也。
以先困之力,供此必然之势,而欲措其国于久安有道于此,惟使吾不先困而已
今诸军大将气色精明张五石之弩、弯二石之弓者数十万,所向无前可以大举,然兵久则变生,事苦则虑易,大举之后,其势不一用事者固尝历算周思,审其势而逆为之计矣。
不然,恐事至而惑,忽有蜂虿起怀之变,度其力不能任则辞而去之,使他人任其责。
于斯时也,相公其当之乎?
盖虑不先定,不可以应猝,惟沈识远虑高视世表者,能经画大势无形之中
天其意者亦俾相公究知天下疾苦稔熟具瞻然后当国
盖此亦大事存亡所从出,决非近日君子之所能办
何哉
规模狭陋不知变更所以治具卒不张阐
相公即日任其责,其监数子之失,亦思有以易其辙乎?
裴度之讨淮西,切于馈饷皇甫镈以聚歛勾剥宰相,而极论奸邪苛刻天下怨之,将食其肉,且言天下安否朝廷朝廷轻重辅相
时帝方倚破贼,而度之言如此,卒成伐蔡之功。
近世王朴者,为周世宗平边之策,鉴唐晋之失,其说曰:「观所以失之之由,知所以平之之术。
彼民与此民之心同,是与天意同,与天意同则无不成之功」。
五代衰乱之时,而知出此,使遭明主其所就当如何
暨我艺祖平定四方攻取之略皆如言。
然则自古贤人君子举事,虽行师调度之急,未有不以人心为本也。
不然,德宗之讨李希烈宰相非其人;
陈京赵赞税屋架、贷贾缗,内怨外忿,卒至于乱,其效亦可见矣。
国家军旅方兴,供亿无涯,而某乃于此时区区言人心可畏,盖畏人心则暴歛豪夺之法不得施于今日
然而兵食不足,岂无说乎?
尝试江西考之,财用自有本源未尝竭也。
每有军需转运司飞符急于星火,止曰于诸司封桩内要若干而已至于本末盈虚之数,封桩所从出,转运司懵然不知也。
州县乘其急,缘之为奸,无所不至不独于此获免贪惏之罪,而转运司复称扬其才,以为办事
风一煽,人争为之,委官刬刷络绎在道,惟取空文,视历尾见在供帐而已
至于盗隐乾没,则纳赂胥吏不究刬刷之官虽欲加意,而本无才术,漫而不能省也。
如此则虽山海之物,椎肌斲髓以供,终莫能赡。
财用之失,其源非特诸路也,上自朝廷主计之臣,一切出于无术,唯闻卖官爵、降度牒甚者至于僧道、卖户帖
此虽不得已而行,官司如能尽收其钱以济军兴,犹有所补,今则徒知卖且歛而不复检校其亏赢,则所失亦多矣。
今天所以大弊,皆原于小人先坏其法制然后得肆其奸,由是廉耻道丧守宰狼藉,狱以贿成,民气冤塞,枉不获伸,则揭挺报雠白昼杀人,因以亡命遂成凶盗。
天子生人守宰治之,使其不能自辩于刺史县令之庭,而白刃相雠闾里之中,官司坐视不能讨,天下之乱有大于此者乎?
江西盗贼所以荡平者,其衅皆如此
夫非官吏刻剥驱迫以成,则不平而报雠以起也。
近者官司不究其源,常抑压被害之家,使不得诉,而反为好语自媚于贼,以此为消盗贼之术,无乃阔疏不当人心
衔冤之民不逞,亦操戈而起,则冤愈烦,而盗贼不胜其多矣。
去年相公初来镇南诸州,盗贼震恐缩颈不敢摇。
厥后闻有小人妄言利害,献招安之策,于是群凶复跳聚山林,而阴结州县,以求招安
大抵近时盗贼剽掠金帛,皆以啖州县之吏及士大夫不廉而能游者,遇官兵捕迹急,则议请招安,以缓诛讨
今日所谓盗贼者,非有奸雄才智之人,徒锄耰棘矜,依险阻劫财币耳;
所至聚落,复有豪民为之囊橐,其根株窟穴姓名皆可识也。
官司若先究治州县之吏而责囊橐之家,则一保伍之力可按图而缚也。
此小盗而官不能治,恐养成异日背胁疽根,忽然溃裂四出而不可救,则岂止数倍今日之力哉!
伏愿相公今日之弊,须痛扫除
盖因循茍简之习,虑不及远,自以祸灾可以无及其身,考之于古,旷日持久未有能免于祸灾者也。
虽然贤人君子尚有可以有为之时,莫急于今日,过今日则恐灾稔祸变而悔之无及
相公即日入觐天子秉钧轴议论大事自有素定之谋,其计秘,世莫得闻也。
江西书生天禀介拙,宣和初得官湖南,见上下怠玩无益于时归卧山间十五年矣,未尝中朝士大夫
唯是仰服相公勋德赫然惊人平昔无因进望履舄
今兹伏遇相公开藩作镇一方招纳天下之士,不问疏贱,则采取风俗利病闾阎所患苦者数事,别为劄目,随书以献。
直率愚衷,惟相公察之。
不宣
再拜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