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上府帅书 宋 · 王腾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九九、《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九六
怀才抱义之士处一世间,盖常不患人之不己知
然人不己知,至没世而名不称,则亦士之所耻。
是以先世之士,必得卿大夫推毂称誉致身一时而公卿大夫亦缘好贤推士垂名后世
王吉临邛折节屈己以成相如之名,临邛卓氏风旨,尊为上客
相如王吉而婚偶,因卓氏之财而宦达非得令之推重,则下邑之一荡子尔。
王襄益州刺史,闻王褒俊才,请与相见使作中和》《乐职》诗。
名上闻宣帝召见,遂以文章入为侍臣
非得襄之见,则穷边一寒生尔。
二人者当吾蜀向学之初,破荒文艺取名,然皆出于县刺史振发其迹。
当时二人虽托令、刺以进身,而县令刺史亦由二人显名
至今士论相如者必及王吉,言子渊者必及王襄也。
今之蜀犹古之蜀也,据西南都会,扼大江上游列郡数十土人游士接迹里巷
况承朝廷教养之盛、风化之美,其学经非止汉儒之章句为文不类前人之流靡。
或有灼灼髦士,出于其间,改封禅之书而使之典,作贤臣之颂纪其实,以铺张太平闳休昭著无前伟绩者,未必不平二子
幽隐寒贱,不自激昂以投合尚书之知,而尚书亦以高明尊显,未肯顾盼接引,是幽隐寒贱无所赖于尚书,而尚书功业之外,好贤推士之名不重后世,亦奇男子可惜者。
成周盛时,上之人不忽微贱而致采纳,下之人有所附托而脱于怨苦
公旦之圣,执贽以见其敌,还贽以接其卑,而所得之士乃在还贽之中。
以至贵接至卑,所接至多所得至寡,乃至如是
方斯之时,士无不得其所者,故其诗曰:「来游来歌,以矢其音」。
夫上之人无以待之,则有遑遽无逸豫,何暇于游;
忧嗟而无欢愉何暇于歌?
今也悦之而来游,乐之而来歌,可谓得其所矣。
及其衰也,大臣不用仁心遗忘微贱不肯饮食教载之,诗人以是幽王
大臣在位之至贵,微臣白屋至卑,势固不相接,事固不相关饮食不相及也,言语不相通也,车马不相与也。
以至贵遗至卑不肯饮食教载,诗以是而刺其臣,又及于其君。
由是以知上之人不忽微贱而礼纳之,非特圣贤以为盛时风采,亦治乱所由分也。
幽隐寒贱众人之所忽也,在贤者则必为之致钦;
衰世之所轻也,在盛时则必为之重。
贤者为能反众人所为,唯盛时为能收衰世之所弃,如斯而已
伏惟尚书吾道致身,入居华省,位正三品,出为西州大方伯,双剑以南所谓大臣者莫与为偶。
拔擢之权、咳唾之效,嘘枯吹生,又非特汉之一令一刺推广圣君贤相恻怛之爱,以用仁心西南,必自士人始。
此某所敢发其狂妄也。
然又尝闻,古人知士有宾其贤者,以激其馀,陈蕃之于徐稚是也
或虽未贤而亦礼之,以致真贤燕昭之于郭隗是也
以言为不足以知人已矣若大可以由言而知,则某之所以自献此者不啻千言矣。
尚书以为贤,望下陈蕃之榻;
如为不贤,亦请从
叱之颔之,退听后命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