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尚书刑部侍郎通议大夫周公墓志铭绍兴十年1140年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九○、《浮溪集》卷二六、同治《长兴县志》卷三○上 创作地点:安徽省黄山市歙县
尚书刑部侍郎周公既葬之四十年,其嗣子石聚族之长老而谋曰:「先君清节直道三帝隐然为国名臣,今墓槚成阴矣,而墓碑未立,其何以来裔
若求当世言者,揭其一二而显诔之,岂不足以先君地下宠绥周氏之祧」?
皆曰:「然」。
相与来请。
藻读其书,曰:「噫!
先大夫同年进士也,于藻为丈人行,铭其可辞?
吾生也后,不获拜公,公之平生,藻莫得而详也。
班班在人耳目者尚多有之,姑掇其大者识之,可乎」?
再拜曰:「幸甚」!
乃书以授石,使归而刻之墓上。
公讳之道,字觉民世家吴兴长城
曾祖父铤、大父仁皓、父亨,皆以修谨里中
亨用公恩为光禄寺丞,赠大中大夫
公少寒苦刻意于学。
年十三,以文谒安定先生胡瑗奇之,因留受业
皇祐五年进士第,调主杭州钱塘簿。
转运司钱塘吏习倨骄,视州县蔑如
转运使元绛委公督租,吏胡通者,任之,有田邑中,租过期不入公执通归,杖而徇,一邑大惊,他租不日而办。
大喜,帅使者荐诸朝。
歙州祈门有政迹。
著作佐郎、知江宁府江宁县
县素剧,更数令不能治,公视讼牒如流,庭无留事。
守知其敏,虽府事亦以委公。
于是田苦下潦江通,公筑圩数千丈,民赖其穫,至今公名其圩。
秩满,知遂州录事参军,改通判戎州
初,王文公石奉使江东祁门其属也,熟知治状
已而寓居金陵,得公尤详。
无何文公当国预政,皆言公可用。
召对,擢知开封府司录参军
是时朝廷更法令如毛,诏之关府者日十馀下,公随事酬酢,悉得其宜。
且摘隐发奸如神,吏为屏息
他日以事众见,上独目公,曰「卿决狱畏忌顾望者」,公顿首谢。
京西路转运判官
丁外艰服除,复提举其路常平,移成都府路转运判官
御史朱服言参知政事章惇交通台臣踪迹连公,诏有司覈实,虽不尽言,公犹坐免所居官,废斥累年
元祐初直前谩,留为大理寺丞已而迁正
以母老丐外,得提点江南西路刑狱
尚书刑部员外郎,以母忧去。
久之,还故职,升郎中
出为江南东路转运使,移淮南
岁旱饥,有司民输如令,他官熟视莫敢言。
公至则除其半,民以苏息
召为大理卿
异时决狱株连无辜牢户皆满。
公有讯鞫,择其诖误者先释之,廷尉爰书,盖自公始。
尚书刑部侍郎日阅具狱数百纸,无倦色
至死生疑似之际,必反复加意不啻利害关身者。
奏谳上前,或未当于法,必为上别白是非往往多见听。
否则抗论力陈,至漏下数刻,犹固争不已
以此出入省寺十馀年,坐狱镌官者三,未尝有悔色,而全活不可胜数,其详盖莫得而记也。
疾革,姆抱幼子侍前,麾而去之,曰:「吾起布衣致位三品,尚何求」?
翛然恋嫪之意。
卒,年七十一,寔元符三年四月甲寅也。
积官朝散大夫,累赠通议大夫
其年十一月乙酉,葬其县东五里平望雉山之原。
同邑袁氏,封永和县君先公十五年卒。
三子
曰厚,从事郎。
曰原,朝奉郎通判抚州
皆前卒。
曰石,今为通直郎、知常武进县
二人,嫁承议郎吕必强、显谟阁待制吕益柔。
男女八人,曰冲、曰凝、曰沆、曰沇、曰汜。
冲今为承议郎、知平江府常熟县
朝散郎曾纶、朝奉郎伯舆承务郎章奎文者,其女之所适也。
公清廉平胸中乐易平生未尝喜怒加人
初,公被诬而复为使者也,陆佃给事中,格其除书不下
洎公奉使淮南适为郡守,隶焉,自安
公至,则释怨交欢,且阴佐政事不及者。
既殁哭之恸曰:「此公真不可以意量者,世岂复有斯人耶」!
乡闾寒隽汲引尽诚,不进不止
故卒之日,知与不知,皆为之出涕可谓厚德君子矣。
铭曰:
自古盛世,必多名卿
典刑百年,如见老成
熙宁有为,公适逢世。
以材结知,终始三帝
惟始受学,得其师承
摅而及民,久乃济登。
出乘轺车,入秉丹笔
为邦持平,断以经术
心本忠恕,辅之敏明
谳书满旁,为汝得生
雷霆或愆,必犯颜也。
谆谆靡回,帝屡旰食
白首三尺,跻荣近臣
能使四海,岁无冤民
矧夫持躬,清约直谅
不名一体当世师仰
归閟窀穸今兹几时
封木岑蔚子孙似之。
于、张之仁,天岂忘报?
镵词于阡,来者是告。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