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奏论宋晦落职不当词状1127年8月12日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七九、《浮溪集》卷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八九、《新安文献志》卷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商丘市
臣昨论王革不当因赦复职陛下亲降德音以为王革等系参酌元犯,降等升叙
今来臣寮论列,若全不叙复,即不沾登极赦恩,可于逐官更行减等降职
狂瞽之言,既蒙陛下留听,又烦圣训委曲开谕如此,臣虽至愚,岂不知幸?
然臣区区,犹有不能已者,敢因宋晦,再为陛下陈之。
臣闻庆赏刑威曰君,言赏而人不以为庆,刑而人不以为威者,非人君之道也。
陛下临御以来半年于兹矣。
宵衣旰食侧躬修行非不励精焦劳,是宜天下之人无不畏威怀德
然兵出则叛,将用则北,士大夫方命偃蹇莫知听上,其故何哉
赏不当功罚不当罪故也。
赏罚不当,莫甚于因赦复职之人。
昔齐侯之郭问父老曰:「郭何故亡」?
曰:「以其善善恶恶也」。
曰:「若子之言,贤君也,何至于亡」?
父老曰:「郭君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所以亡也」。
崇宁以来纲纪日紊。
兼官据势者,非赀结权倖,则权倖之亲也;
误国开边以取赏,则奴事阉官进身也。
如此等辈
仆厮之材,本非士类乘时悖谬攘取公器,如盗贼然。
考其平生一无分毫得之理。
以此清议不伸,󲦤绅道丧天下切齿驯致今日之祸。
陛下中兴清议亦望稍伸,󲦤绅亦望行志承平之风,庶几可复。
一时饕窃之人,虽尽行削夺,适还其素分耳。
名位已极矣,家赀已积矣,子弟已官矣,亲戚已显矣,士大夫犹谓有已不追夺者,为国家之恨。
今日陛下亦既深知其非,乃徒以赦恩之故,复使累累然玷汗清贯,将使终身保其宠荣一何小人幸而君子不幸耶?
臣恐蹈郭君不能去恶之戒,而四方解体也。
或谓登极赦者,人主非常之恩也,于此不复非所旷然一新者。
以为赦所当复者,复其阶官耳,职不当复也。
何以言之?
阶官者,积岁月可至,而职名者,人主所以天下英俊
一时甄擢之权,苟非其人,终身莫得而至也。
且谓之复者,言其才足以当此,偶缘过失夺之,今赦其过失复之耳。
既止缘侥倖,初无当得之理,何名为复哉?
小人其初得之如此其易,既得之后夺之如此其难,则英俊之人,有以相谓矣,曰「我何以砥砺为哉?
正使褒迁不过与此曹等耳」。
欲望风节之彊,事功之立,岂不难哉?
议者又谓「彼职名者,朝廷既已与之矣,若夺而不还,如咨怨何」?
以为人主与夺,但问其当与不当而已
管仲伯氏骈邑三百,饭蔬食没齿怨言,以其公也。
李吉甫宪宗,省冗官八百员、吏千四百员,亦不闻其咨怨也。
管仲吉甫人臣耳,犹能使人退听如此,岂陛下人主权势之利,数十年名器之滥,而忧此数鄙夫乐哉
以为宋晦辈治之不胜其多,何足一一烦朝廷词命
伏望陛下有司取会凡有职名者,自观文殿学士而下,直秘阁而上若干人,每职分一等,每等集为一类,各具得职夺职因依及其人劳效过恶三省,用祖宗旧法,每等止留数人,无其人则阙。
其馀取旨,虽未夺者,悉行追夺不止于不叙复而已
又有虽尝落职,而寄禄官叨窃银青通奉正议正奉者,皆前日奸凶邪佞之人非所当得,亦乞降中大夫而止。
臣又闻昨降指挥,前宰执子弟恩泽贴职待制以上者并罢,而近日郑修年亿年公然以杂学士乞见,朝廷不问而许之。
钱盖诞谩落职,初未尝复也,而于奏状擅带龙图阁待制,而群臣亦无一言及此者,臣窃未喻。
臣愚欲乞如修年亿年,并明降指挥,孰为当得,孰为当罢,指定姓名镂版施行
钱盖者,问其何以复职如无所因,即重行黜窜。
庶几士大夫共为陛下守此名器辅成中兴之业。
所有宋晦落职词头,臣未敢撰进。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