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自治 宋 · 章谊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八八、《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二二
臣伏睹去年十月叛臣刘豫绐率金人阻兵南向不量轻弱狃习故态,数万之众暴集淮甸,自谓投箠可以渡江功在漏刻矣。
陛下奋扬神武,亲总六师,破逆贼诪张之谋,摧黠虏凭陵之势,至使众叛而亲离,情见力屈潜师宵遁,有风声鹤唳之恐。
此诚陛下应天顺人恢复中原之日也。
顾臣暗浅,何足以仰裨广渊之度,预闻经画之谋?
然臣闻之,来远之盛德,莫上于修文
禦戎之上策,莫先于自治
陛下仁恩浃洽不异南北天德覆临,无有远迩
故虽酋豪面内,俘获系涂,一切矜容,待以不死。
至有临阵就执者,释缚而还乡闾
辫发来附者,冠带奉朝请
此甚盛德事也,陛下固已安行之矣。
惟是自治之策,臣请得而言之。
朝廷巡幸东南,外凭淮海,内阻大江形势非不壮也,然而虏骑倏来,曾无藩篱之固,裴回累月,辄有南渡之虞,此无他舟楫不备,而违设险之义也。
自虏骑既退,议者便谓可以廓清中原收复畿甸,兹固乘时进取之几,而安危之所系也。
使虏人果有腹心之患自救不暇,则陛下遣一偏裨,自河而南,囊括席卷何为不可
万一虏人止是师徒军弱,知难而退,别为后图,则秋高复来,将何以待之
此臣所谓莫先于自治者也。
今有江海之险,又有舟楫之备,虏人来则阻险而还,止则粮道不继顿兵江淮之上,縻以岁月之久,然后可以得志矣。
虽然,知所以自卫然后守则固;
所以用众,然后以战则克。
陛下今日三四大帅之兵不为不众矣,举此以削平祸乱,盖有馀力,而金谷之奉,刍秣之费,帑藏无馀,仅可集事
然犹州郡之间,禁旅猥多
主兵之官流品冗杂
捐金帛以招无用之兵,捐仓廪以养不战之卒,平居依倚将副蔑视州县一闻外警辄肆其毒。
自建炎以来,杀长吏、据城郭,乍服乍叛,恶本不除。
近闻淮甸之师,建州处州又复相煽,异时陛下分遣大兵渡淮而北,安集降附东南将兵决为不靖
为今之计且当择取壮勇,以补行阵之阙,汰去冗滥,以宽财赋之源,尽举平陆之兵,悉为舟师之用,罢招军之请,丰府库之储,专奉征战之师,使之外捍彊敌,内庇生灵,则民力益固,财用益饶,兵气益振矣。
今举江南户口有几,而兵之隶籍者有几,率一户而养几兵矣,又复招军不已,则将何以其后哉?
方今禦戎之策莫先于自治,而自治之术莫急于训兵训兵有制然后祸难,攘戎狄,诘奸慝,致安平,无施而不可
陛下留神幸甚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