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武安公 南宋 · 石缉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一、同治《嘉定府志》卷四三、民国《荣县志》金石第一四
余写武安公本传毕,往庙中匠者刊石,掌庙田惟和与我言:武安公之来,始自资阳银山
昔伪蜀广政十七年有寇大掠荣昌,忽传寇至,民相顾以恐。
为此州守者乃选乡兵三百,遣郡之贾全胜者将以御贼。
田惟和之曾祖广居郡,以胆勇闻,率广偕往。
道由银山众畏不敢前,乃相与谋曰:「贼众我寡,势固不敌,非有阴助,是托死矣」。
相与祷于祠下
公告其众,众喜,鼓行
贼闻军卒之来,震响陵谷登望骇异即时奔溃
德公助,思所以报,而无有称者,既而曰:「图相报之,宜莫若庙貌吾郡,而岁时祭飨之,且使吾郡之民得瞻仰,而吾等子子孙孙相继崇奉之,此庶几不负公惠,而无歉吾心矣」。
居然,而莫知公所在
兵下银山,乃折庙址丹山一枝俱,与公约,归,活,吾乃建庙祀
植之未几,而根萌发,至今崖上蓊郁盘偃者,乃当时约植之也。
全胜于是植枣之地,为茅祠一间,命广主之。
十九年,为刺史武库视之
二日,厅阶之下有兵卒数十左右有见者,而贾独见之,且云:「南山白马大王,遣来致贺」。
语已即不见
惊异辟道躬谒,令广更壮祠宇,凡呼为白马大王,从所见兵卒之言也。
郡人亦往往见有乘白呵导南山之下,左右卫有若王公出入之盛,且疑其郡刺史之行,从而视之,则无。
郡人以是知贾言不诬,今亦从而呼之
岁之旱涝、民之疾苦,应祷如响。
先时茅祠一閒,今楼殿、厅厨、廊庑周回几数十閒,悉皆巨材
绘塑神像金碧灼然
祠宇一出田氏四时经营之力,今惟和祝之尤谨。
因余立本传,砻石余文以纪立庙岁月
和之言,与余所闻见者不异,余故录之以为之记。
公之事业本传已具,此不复书矣。
按:道光荣县志》卷九,道光二十五年刊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