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论 其十一 宏度 宋 · 胡安国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四六
人主以天下为度,明当并日月,不可私照临;德当配天地,不可私覆载。所好当遵王道,不可以私劳行赏;所恶当遵王路,不可以私怨用刑。其喜怒则当发必中节,和气絪缊而万物育也,故能理其情而君道备矣。然人情易发而难制者,惟怒为甚,克己然后可以治怒,顺理然后可以忘怒。《书》曰:「必有忍,乃其有济」。此治怒不迁之法也。忍者,隐忍不发之称;迁者,自此迁彼之谓。能隐忍而不迁,则事必济矣。齐侯忍于射钩而相管仲,九合诸侯;晋文忍于斩袪而见寺人披,免于内难;楚昭忍于私怨而赏斗辛,终以复国。汉高帝忍于有故怨者而封雍齿,忍于数窘辱者而赦季布,忍于比己为桀纣者而用周昌;至如丁公短兵相接,而免己于厄,可谓有再生之恩矣,及其即位,丁公来谒,乃斩以殉,其不赏私劳如此。故能五载而成帝业。凡此数君,于道槩乎其有闻者矣。如袁绍不忍于田丰、许攸而弃策士,卒无所成。德宗不忍于萧复、姜公辅而疏贤相,终以衰削。盖亦未之思耳。陛下圣度虚明,仁心广大,固当不以私喜亲佞谄之士,亦当不以私怒远正直之臣,中外百执,其有迷国误朝、罪恶昭著、众所指目不可掩者,虽有私劳,愿陛下与众弃之,不使幸而得免,以致天下之疑也。至如抱忠守正、犯颜逆耳、公论所归不可掩者,虽遭谗谤,愿陛下与士共之,不使退而穷处,以失天下之心也。然后赏而必当,是谓天命;罚而必当,是谓天讨。可以拨乱反正,建中兴之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