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水利 南宋 · 王庭秀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三二、成化《宁波郡志》卷三
鄞县东西凡十三乡。
东乡之田取资东湖,今俗所谓钱湖是也
西南诸乡之田所恃者广德一湖
湖环百里,周以堤塘植榆以为固,四面斗门碶闸
春山水泛涨时,皆聚于此,溢则泄之江
夏秋之交,民或以旱告,则令佐躬亲相视,开斗门而注之。
湖高田下,势如建瓴阅日可浃,虽甚旱亢决不过一二,而已成熟矣。
唐贞元中民有请湖为田者诣阙投匦以闻,朝廷重其事,为出御史利害
御史李后衔命询咨本末利害之实,锢献利者,置之法,湖得不废。
后素刺史及其寮一二公唱和长篇纪其事而刻之石。
诗语记湖之始兴于时已三百年,当在魏晋也。
国初,民或因浅淀盗耕,有司正经界,禁其侵占
太平兴国中桀黠之民窥其利而欲秘之,复进状请废湖。
朝下其事于州,州遣从事张大有验视,力言不可废,且摘唐御史之诗叙致详致,记于石刻
熙宁三年知县事张峋令民浚湖筑堤工役甚备曾子固为作记,历道湖之为民利本末曲折以戒后人,不轻于改废也。
元祐中,议者复倡废湖之说,直龙图阁舒亶信道閒居乡里,痛诘折之,纪其事于林村资寿院缘云亭壁间,谓其利有四不可废,今舒公集中载焉。
于是妄者无敢鼓动
久之,有俞襄复陈废湖之议,守叶棣深罪襄,襄不得骋,遂走都省献其策。
蔡京见而恶之,拘送本贯,襄惧,道逸。
政宣间淫侈之用日广茶盐之课不能给官,官用事务兴利中主欲,一时佻躁趋竞者争献议天下遗利以资经费率皆无为有,县官民膏血以应租数。
大概一事必有一大阉领之。
时楼吴试可丁忧服除到阙,蔡京不喜楼而郑居中喜之。
始至,除知兴仁府,已奏可而蔡为改知辽州月馀随州不满意也。
异时高丽入贡,绝洋泊四明,易舟至京师将迎馆劳之费不赀
崇宁加礼与辽使等,置来远局于明出入,邓忠仁领之。
忠仁实在京师,事皆关决,楼欲舍随而得明,会辞行上殿于是献言明之广德湖可为田,以其岁入储以待丽人往来之用有馀,且歇造盍舫百柁,专备丽使,作沙海二巨航,如元丰所造,以须朝廷遣使
皆忠仁之谋也。
既对,上说,即改知明州
下事兴工造舟,而经理湖为田八百顷,募民佃租岁入米近二万石,佃户所得数仿。
于是,西七乡之田无岁不荒异时膏腴,今为下地,废湖之害也。
靖康初颇有意于复民利,予时为御史属,尝以唐诸公诗与曾子固张大有记文示同列,欲上章,未果,而敌骑围城自是国家多故,日寻于战,用度不给岂敢捐二万硕米以利一州之民,则湖之复兴未可期。
建炎甲戌,金陷明州,尽焚州治,自唐至今石刻毁折剥落无遗迹。
予恐后人有欲兴复是湖,无所考据,故详录之以俟讨求
按:《宝庆四明志》卷一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