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陈欧二修撰哀词 南宋 · 许翰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一六、《欧阳修撰事迹》卷七、《宋陈少阳先生尽忠录》卷六
建炎元年八月,翰蒙恩召至睢阳,再俾与政。
是时李纲黄潜善用,汪伯彦张悫枢府
翰察必为诸人所危,自度不可以留,辞位甚力,章奏累上。
得罪,翰因独留,祈去,力陈纲忠义英发方今无可与共建中兴之业者,废而留臣徒无益也。
上未纳而持之,故伯彦相继上位留。
罢相,翰犹缀班奏事
一夕,见潜善独留甚久,翌日上顾潜善曰:「昨夕二人已处之矣」。
因泛言:欧阳澈书论宫禁宠乐恶有此事,陈东书欲必留李纲归曲朝廷
茫然,初不知其端也。
罢朝,问潜善:「上所处何人」?
曰:「即后所指陈欧阳澈也」。
「处之如何,岂已逐之耶」?
曰:「斩之矣」。
翰惊失色潜善乃曰:「今日方将论救已不及矣」。
因究其书何以不下政府,曰:「独下潜善,故不得相视」。
是时伯彦不复问其本末,盖素与闻者。
汪伯彦等俱称叹主上威神睿断,而潜善至堂见应天尹孟庾白事,独诘何以不关政府而斩等,微示愠色
潜善前留本定此议,恶专其恶,故反推而远之也。
翰归谓所亲曰:「吾与陈东皆争者,岂有一人斩首都市一人安迹庙堂者哉!
不早听使去诸人,将复东我矣」。
乃辞以同列事不与闻,章上,卒以罢去
然世多拟此二人者言大犯干,故取祸深。
绍兴三年始见书于湖湘一书李纲之用傅亮张所未有过失不当请去,而方为汪伯彦黄潜善排抵
二书上大诛赏前日诸将提兵顾望不救都城,非大元帅心,宜正其罪而下亲征之诏,扬厉威武,期还两宫保据中原无为渡江之计,金陵之名犹柏人也,不可不思;
三书李纲谪去则朝廷不能行前陈,因深论刺汪、黄之奸必败国事,愿速去之,至属上躬优游不迫也。
则知东所以死,坐咈大臣,非天子意,潜善等盖虑天子谓其以诋己故杀,故因欧阳澈书攻及上躬而并杀之,以盖其私,且谓是皆谗诬无根,均不足信
呜呼,其可谓周于谋己而轻杀士矣。
渡江之后天子感悟下诏追录二人之忠,令各官其子而厚抚其家。
顾当奸臣误国曲折,世或不究知也,则仁圣本心未明,故删取大指如此而系以哀词,使后之人有考。
词曰:
衮绣迷国,俾韦布忧时
忠未谅兮谗兴,言方发兮身夷。
边之尘兮飞扬,蒙两宫兮北之。
庙祏震兮凭怒,社鬼哭兮悽悲。
委坠绪兮嗣圣,基天命遗黎
鄙夫兮间此,盗威福逆施
宠利兮是图,遑恤国步安危
一朝曷故,残二士不疑
使贤徂兮智伏,世体解兮心离。
围城伏阙,几变故兮弗支。
不及今兮诛锄,将复鼓众兮为奇。
新造兮易惕,宁一忍兮众是。
宜嗟仁圣本心,岂翳谏兮纵非。
钳键挈挈,使宝慈倾移
知名恶兮委远,云圣断若斯
彼苍苍兮匪天,乃诡诞兮敢欺。
臣则作慝兮君蒙毁,阴机杳兮莫窥。
执简何人,尚有考兮予辞。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