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题古塔主论三玄三要法门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八、《石门文字禅》卷二五
古塔主著论,呵诸方但解知见,未明道眼。
予初骇之,及观其论三玄三要之义,援引诸家證左甚明,而曰:「岂特临济用此法门,殆是三世如来法式也」。
僧辄问曰:「师论三玄法门,名既有三,其语亦异,切不相离,而临济本曰一句中具三玄,一玄中具三要,有玄有要,何以辩明之」?
古气良久,引《金刚般若经》云「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又《首楞严》云「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等义对之,曰:「理性无边,事相无边,杂而不参,混而不一,何疑一句之中不具三玄三要耶」?
予独不晓《金刚般若》、《首楞严》等义,非知见乎?
且诸经之旨既具,临济安得踪迹之而建立哉?
古方知见,而自语相违可笑也。
盘山宝积禅师曰:「道本无体,因道而求名
道本无名,因名而立号。
若言即心即佛今时未入玄微
若言非心非佛,犹是指踪之极,则向上一路千圣不传学者劳形,如猿捉影」。
盘山形容三玄三要者。
居云:「譬如猎犬寻香,嗅迹而去;
忽若羚羊挂角,时莫道迹,香亦无矣」。
同安曰:「涅槃城里尚犹危,陌路相逢定期
权挂垢衣云是佛,却装珍御复名谁?
木人夜半穿靴去,石女天明戴帽归。
万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捞摝始应知」。
形容盘山之语,而三玄三要之旨益微矣。
古乃又引教乘解释之,吾无以徵其失,将撼临济起,而使痛叱之乃快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