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遣使劄子吏部侍郎 宋 · 廖刚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九○、《高峰文集》卷一
臣伏朝廷前日遣使高丽中外臣庶盖未以为然者,特以为圣意已定,故莫敢言耳。
今闻有奉人使至,品秩甚下,仪数或阙,而饰以他辞,臣辄不避僭越之诛,愿献愚说。
臣闻高丽在海东,国小而弱,本朝盖自熙、丰以来待遇过厚
司马光苏轼皆尝极论无谓,徒扰吾民。
然在神祖时,犹恐或有他图,于今六十馀年,曾无毫发之助,以报累朝厚恩,则通好之策,亦可见其无益矣。
朝廷尚遵故事,未忍遽绝,岂以其或能为吾地,使我得志强虏乎?
能为吾谋,归我二圣穷朔乎?
想彼么么,其不能办是亦审矣。
窃意其来,正以积年不获贾贩于我国中耳。
我何利焉?
且彼去强虏为近,直惴然承顺不暇,又安知其不为之用耶?
向者假道通使,犹不我许,则其背恩负义,情已可见
尚欲轻不赀之费,以重怀远之礼乎?
艰难空乏之时,凡劳民动众,必缘于不得已而后举,厚锡重币,必缘于不得已而后用,故民无怨咨,士无异论,庶几相与悉力竭心,共图康复之功而无违志,兹诚不可不谨也。
今幸其来不如礼,谓宜馆之海滨,售其货而遣之,谢其主以多故未暇与之讲往来之礼,不亦可乎?
如是则初不害其为谦尊,且因得与之绝也。
不胜区区之愿,惟陛下裁择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