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君臣同心 北宋 · 刘安节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六○、《刘左史集》卷四
蒙尝观文王画卦然后知君子小人道分矣。
其画奇者阳也,君子之象也;
其画偶者阴也,小人之象也。
君子之心主于义,义则周,周则一,是以阳画似之;
小人之心主于利,利则比,比则贰,是以画似之。
一故同心协德,贰故徇私阿党
同心者治,徇私者乱,此《泰》、《否》之名所为分也。
虽然君子同心也,而不能使其类必用于朝廷
小人徇私也,而不能使其类必退于草野
盖德者我也,而用不用者君也。
故欲有同心之臣,必先一德之君。
《乾》之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孔子释之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
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夫欲平治天下,则必生大有为之君以为之先,有大有为之君,必有一德之臣以为之助,类之相感必至者也。
是以为之君,斯有禹、稷皋陶之徒,同寅协恭以为之臣,故唐虞以帝。
成汤文、武为之君,斯有伊尹周公之徒,一心一德以为之臣,故商、周以王。
观其一时君臣相与以义图,治之盛也。
一新命,必再拜逊之
有一昌言,必再拜而师之。
有事则相戒以不怠,成功相推不居
周公则曰:「惟汝奭」。
召公则曰:「惟我公」。
一唱一和相应如响,若七十二子之于孔门欣欣愉愉无有异志,必期于辅成而后已,呜呼盛哉
是岂禹、稷皋陶、益、契、周、召之徒所能至于是欤?
唐、虞三代君实有义以使之尔。
是时也,伯鲧方命圮族共工静言庸违之徒挟三监并起,其小人异意,思以谗说流言以惑其君者,亦有之矣。
惟其君始察而终信之,是以周、召之徒得以同心共理,以赞其君于帝王之盛,《诗》、《书》所载,后世无加焉。
天锡我宋,主上文、武之德,龙飞九五之位兢兢业业,日念至治,遂拔一二大臣而用之,此正皋陶周、召之徒利见大人之时也。
庙堂大臣又思所以一志协谋上副吾君愿治之意,旁招俊秀列于庶官可谓合于泰之汇征
君子在内,而一心谋治以承功勋者矣!
承学之士,智虑浅末不足以窥测万一。
窃尝读书,见三代之盛,其君之所以任臣,其臣之所以事君,意其无以过于今日,谨因明问,诵《书以为献焉。
昔者舜之命九官也,既各任之以其职矣,复戒之曰:「同寅协恭和衷哉」!
夫以禹、稷之相汲引,宜其异意无有也,而舜犹戒之,故禹得以暨益而奏鲜食,暨稷而奏艰食,虽殛父而兴子,而君臣相信不疑,此人君求治之至诚,而相戒之著者也,是唐虞所以治也
昔者周公之为师也,召公之为保也,而召公不说。
召公岂疑周公哉?
成王中兴之主而承难继之□,所以忧之也,故周公作《君》以谕之。
至举成汤文王皆有臣邻协力之助,期于相勉以辅成王治,故其卒也,周道以兴,此大臣求治之至诚,相勉之效者也,是周之所以治也
唐、虞三代之治,一本君臣之相戒,如此则为今日献□,姑举诸典谟训诰之文以陈之而已矣
若夫汉、唐党锢之事,此则不知戒者之祸也,蒙故不敢道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