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论兵 北宋 · 刘安节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六○、《刘左史集》卷四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夫以孔子之圣,岂容军旅不知
然而云尔者,所以灵公好战之弊也。
后世学者以谓学者之道,专事俎豆之间,岂不妄哉?
昔者季氏问于冉有曰:「子之知战,学于夫子耶
性之」?
冉有曰:「即学于夫子者也」。
夫子未尝言兵冉有从而学之?
文、武之道非有二也,一理而已
儒者明乎一理之变,以接万事散殊平居无事晏然自若卒然有变,则亦何异乎揖逊之间而左右周旋以应之
武事之于儒,特其政事一尔,求之仲尼之门,冉有季路其人也,孰谓仲尼之徒不学之乎?
仲尼之徒未尝知兵不知兵者不足仲尼之徒,第不若后世之谲尔。
大抵天下之政自有常理好战非也,忘战亦非也。
好战之甚,伤财害民,其弊也常至于忘战。
忘战之甚,养寇遗患,其弊也常至于好战,此势之自然所不能已者。
是以圣人未尝去兵,亦未尝好战,顾其所以为天下之具,不得不备以待不虞之变尔。
后世之学圣人者,乃或不然
甚者抗兵相加,暴骨平野,以快一时之愤;
否则弃去武备,以召不测之祸,此皆非得为兵之大势者也。
若夫或攻或守,或进或退,或示之奇,或示之正,此特在临机制变之间尔,可预言哉!
赵括能读父书而不免长平之败,房琯用古车战而有陈涛之奔,此轻言兵者也。
是故古之善言兵者,必先天下大势而后攻守之术,不知势而议攻守一边吏之事而已何足为君子道哉?
儒生之言近乎迂阔,然久而不胜其利,惟执事者择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