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颁赐社稷坛式图奏政和元年四月 北宋 · 沈延嗣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一七、《常山贞石志》卷一二、《淳熙三山志》卷八
尚书户部符:唯大观四年闰八月五日尚书省牒,敕门下:「朕抚有四海,子临兆民唯恐政有未中一夫不获
苟可利物知无不为
日者漕计之司有不能体朕爱民之意,负民之直,恬不知恤,多至累万,远或数年。
朕览之恻然,亟命偿给。
尚虞四□万里之远,民之疾苦,政之利害若斯之类,不能遍察。
且朕所以耳目之任者,不在诸路之监司乎?
然慰习苟且之风,怀顾望之志,尚仍旧弊,缄默不言
熟视民隐不以介意
下情壅于上达德泽难于下究无以佐朕广览兼听厚下恤民之诚。
自今诸路事有弗便于民者,监司各具事状实封以闻。
能究开陈,多所裨益,当加奖擢用劝公忠
其或苟且不恤顾望不言,达于听闻,必予惩艾
其实封奏直进御前诸处不得开拆
仰于封题上分声说,故兹诏示,想宜知悉者」。
臣闻传曰:「民为贵,社稷次之」。
而社者,五土之神;
稷者,五谷之长。
谷非土不生,民非谷不食
故土地、人民,有国之大本,而祭祀社稷之礼,讵可忽耶?
是故古者建国定都,必以社稷为先。
坛壝等级之数,牲牢献酌之仪,祭祀之时,斋戒之洁,莫不有□焉。
当周之时,有封人以设其壝,宗伯以掌其礼,则祈之,则报之。
然后播厥百谷,实函斯活。
其崇如墉,其比如栉。
民无饥饿之苦,国无凶荒之变。
卜世之多,卜年之久,岂不韪欤?
恭惟皇帝陛下尧仁天覆,舜孝日闻
天地之祈,严祭祀之奉。
降诏旨崇修祭祀社稷之制,令州监司同行检察
仰见上契天心下恤黎庶,诚为万世之休,元元之幸也!
其如四方万里之远,有司行法之殊,其间不能承德意之美,推行教化之源,臣所寒心不敢隐默
一昨臣任湖北转运判官,尝巡历辖下州县,其社稷坛壝,大率皆不如法,即以严加修治
□监江东所至必先点检,未皆应法,已按令式为图,遍行修置。
窃虑天下州县因习旧规,有不如法者,伏望圣慈特诏有司按式作图,镂板颁下。
仍于坛壝之外,别为大墙围之。
外建一门,常加封锁,以绝秽迹
被受之日,限一月了当
仍于斋厅立石刊刻增立法制
令上三日躬诣社坛按图修治
监司随分定州检视岁终具所历去处申奏
不如令者,按罪来上,以大不恭论。
臣今画到图子一本,随状进呈
乞付有司增损颁行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