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伊川先生文集后序政和二年七月 南宋 · 程端中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一七
右,伊川先生八卷
政和二年壬辰七月,孤曰:道之在天下,民日用之。
圣人后世不足以知之,载之《六经》,丁宁教告纤悉具备宜若人见而知之。
然自秦汉以下泯没无传
伊川先生出类之才,独立百世之后天下学者士大夫翕然宗师之。
圣人之道蔽曀千四百年,至先生复明
昔之论者谓孟子之功可同于禹,以其辨异端、辟邪说也。
是时,去圣人未远,异端之害教也未深,岂若后世沈深固结,虽豪杰之士亦无以自脱
先生独能如醉之醒,如梦之觉,其功岂不优于孟子哉。
元祐初大臣以先生道义荐诸朝,名为崇政讲官,哲宗信敬之
既而同朝之士有以文章于时者,忌先生名出己右,与其党类巧为谤诋,遂以罢去
其后朝命屡加,终不复起
居于洛阳天下尊仰之。
圣治元祐诸臣罪,先生坐尝为所荐,责涪州
今上嗣圣得归,遂居伊川后七年而终。
先生既没,昔之门人高弟已先亡,无有形容其德美者
先生尝谓门人张绎曰:「我昔状明道先生之行,我之道盖与明道同。
异时欲知我者,求之于此可也」。
不肖孤既无以嗣闻斯道,姑用记其言,且又使侄炳编次遗文,俾后之学者观其经术通明议论纯一谋虑宏深出处完洁
虽于先生之道未能备见其纯全,亦将庶几焉。
按:《河南程氏文集卷末中华书局点校本。又见《新安文献志》卷一七、《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前集卷六八,《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六○,《宋元学案》卷一五,《宋元学案补遗》卷一六,《伊川先生年谱》卷七。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