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胡尚书悟性劝善 宋 · 释克勤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一
人人脚跟下本有此段大光明虚彻灵通,谓之本地风光
生佛未具,圆融无际,在自己方寸中,为四大五蕴之主。
初无污染本性凝寂,但为妄想倏起翳障之,束于六根六尘,为根尘相对,黏腻执著,取一切境界生一妄念汩没生死尘劳不得解脱
是故佛祖师悟此真源洞达根本,悯诸沉沦,起大悲心,出兴于世,正为此耳。
达磨西来,教外别行,亦为此耳。
贵大根利智,回光返照,于一念生处明悟此心。
况此心能生一世出世间法,长时印定方寸,孤迥迥活鱍鱍
生心动念,即昧却此本明也。
如今直截易透,但放教身心空劳劳地,虚而灵,寂而照,内忘己见外绝纤尘内外洞然唯一真实
眼耳鼻舌身,意色香味,触法皆依他建立
他能透脱超越如许万缘,而如许万缘初无定相,唯仗此光转变
苟信得此一片田地,及则一了一切了,一明一切明,便能随所作为皆是透顶透底大解金刚正体也。
要须先悟了此心,然后一切善。
岂不白乐天鸟窠:「如何是道」?
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云:「三岁孩儿也道得」。
云:「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故应探过,正要修行
如目足相资,若能不诸恶精修众善,只持五戒十善之人,亦可以不沦坠
何况先悟妙明真心坚固正体然后随力修行,作诸善行
令一切人不迷因果知地天堂之因,皆自本心作成
当平持此心,无我人,无爱憎无取舍,无得失渐渐长养三十二十年,逢顺违境界得不退转生死之际,自然翛然无诸怖畏
所谓理须顿悟事要渐修。
多见学佛之俦,唯以世智辩聪,于佛祖言教中,逴掠奇妙语句以资谭柄逞能逞解,此非正见也,应当弃舍
冥心静坐,忘缘体究,逗到彻底玲珑,于自家无价无尽宝藏中运出,何有真实者哉!
却须先悟了本来明见即心即佛正体,离诸妄缘,翛然澄净然后奉行一切众善,起大悲饶益有情,随所作为皆是平等无我无著妙智显发通彻本体善行岂不妙哉!
所以道:但办肯心,必不相赚。
以悟为则,莫嫌迟晚
珍重
按:《佛果圆悟真觉禅师心要》卷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