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韩尚书 北宋 · 毛滂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五七、《东堂集》卷七
太史公云,士之宦游至于封侯真命也,多有圣贤之才,困厄不振者甚众。
某读天下书多矣,观前世盛衰之迹,未有不由当时大臣为之兴废
东西至今,其人已不可胜数
考其起居状,凛凛可观者,一代不过三数人而已何其少哉!
天与其命而不知爱惜,独吝其才而若争铢两,此又何意邪?
丞相之命者,独天知之;
丞相之才者,则人亦知之。
某每自恨生之日最晚,当忠献公在朝廷时,某犹襁负乳媪手中,盖不及识也。
然公为丞相不独天知之,人亦知之,以故某虽不识,后亦知之矣。
祖宗八世之业,天下凡阅几相,而人共知之者又何少也。
公之去斯人已久,士君子及识公者亦已不多
深山穷谷妇人女子小夫贱隶,皆如昨日而公援以手,前日而公赎之以骖,寒而公减衣,饥而公辍食
人人生死肉骨于公者,既已思公而不可见,辄曰:吾相有子在,庶几一日公意,以惠吾属
天下岂惟知公,又知公如是
自古圣贤之才固少,有子者又加少。
汉唯韦少翁继父相位封侯,而守正持重不及父贤为可恨尔。
侧闻阁下王佐之才而升大僚,虽未至宰相天下号为宽厚长者,真不减忠献公
国家可为大治矣,然民小有不快于县官法或一自致沟壑,辄怼曰:吾相忠献公有子在,奈何远去君侧,不助圣主升平为我饱饭安眠地乎?
窃闻先帝贤阁下而未遑大用虽然,世已许阁下必用久矣
今天圣德充塞天地嗣位之初,未言而人信之,乃还阁下于朝。
某见邑人阁下造朝皆喜,自旁邑来者又皆喜。
此人于阁下无所私也。
无所私者喜,则知天下皆喜矣。
子方呼吸三代之风,黔首日夜引领以观新政阁下虽未至宰相,然太宰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理邦国,考之于古,可以闻政矣。
窃意阁下守正持重,无少翁之恨,使天下拭目,复见忠献公佐上之时。
小人也,何足以知其他
流落不振无阶朝廷独幸时和岁丰行与樵夫牧竖受赐于长林丰草之间尔。
谨献旧诗一编,因道天下喜怼意,以责望阁下,甚狂妄也。
唐突尊威待罪皇恐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