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参论 北宋 · 邹浩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四○、《道乡集》卷三一
读《汉书》,见班固丙魏,曰「高祖开基萧曹为冠」。
又读唐书》,见敬宗王廷凑之乱,恨无萧曹,使奸臣跋扈
萧何高祖,自其起义南面天下,恃之如左右手,其独冠当时见思异代宜矣。
曹参既非比,又运筹不如张良将兵不如韩信其间攻战之中,被七十创而功以成,特一时之事耳。
其后惠帝,帝富于春秋,且承高弃群臣之初,日夜饮酒不事事卿大夫、群吏及宾客举知其非。
而后君臣猥与一视同称焉,其故何哉
及观其谢帝之语,以谓高皇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具,陛下垂拱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曾不前日之隙一毫胸中于是释然知称之者不为过论也。
何则
有隙者,私怨也。
举事无所变更一遵约束者,国事也。
不以私怨国事,此蔺相如所以回车廉颇寇恂所以郊迎贾复者也。
参实能之,故心平而识明。
心平而识明,故举之于事,何者当后,何者为急,何者为缓,判焉如黑白在目
如此不以相业闻者,未之有也。
相业所以成,其本有三,曰德,曰量,曰知体,而才智不与焉。
盖才者,可与有为也,而不能不为;
智者,可与有谋也,而不能不谋。
以其必为必谋之心倡之于上,而百官有司争以才智应之于下,将以亲附百姓百姓离散矣;
将以镇抚四夷四夷反侧矣;
将以遂万物之宜,万物不得生成
顾虽有作之世,犹见其害,不见其利,况干戈定之初,如疾病方愈之人,困于药石交攻,而求所以补养血气甚切者乎!
者,可谓贤矣。
然则居位者,其必出于此乎?
是又不可
何则
太后称制背约而王诸吕,产、禄颛兵秉政,视天画地,日以睥睨神器为心,刘氏几不复汉。
于此恬不为怪,而治道贵清净而民自定无乃越人以拯楚溺欤?
故前乎者,其相如之,则国必有外至之忧;
后乎者,其相如之,则国必有内作之患。
萧何以其才规之于其前,惟陈平以其智济之于其后,惟歛才弃智休息其间,则亦惟其时而已矣
呜呼
安得不以私怨败国事如者,与之论岩廊急务乎!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