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九学论 宋 · 晁说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一四、《嵩山文集》卷一四、《宋元学案补遗》卷六八
予在京师刘壮舆论《春秋》,谓三《传不相为用,因言人之学亦多涂,其大概有九。
壮舆始异之,既而为予言曰:知我先君者莫如子。
今予宦圁洛,病卧荒山旅舍中,追忆当时之论,已多○落。
自念老境可伤不可使后生无闻焉。
明日少间,还郡,于行李间作《九学论》。
其大如楩楠豫章自然,其细若笾豆簠簋而合,学无不通而不可以一艺名,且莫其所以学。
其言则诗书之英,而动则礼义之绩,用则惠泽九州不用则声闾里者,大儒之学也,温公是已。
不汲汲于诗书诗书之功随之,身若遗文章而文章之名归之。
冠剑巍然,望之可畏不能不爱也;
圭璋烂然,心欲亲而趋不敢前也
妾妇之无而亦幸其为人如此也,夷狄之𢤱悷而知中国有人也。
若斯人者,廊庙之学也,富韩公是已。
宫商足以赓歌波澜足以润色封植足以顾问謇谔足以献纳
高文大册不日流布远迩邦人喜称其姓字而后进拟龙门者,从官之学也,杨文公是已。
六艺而黜百家,法先儒而恶新语,谨乎诂训,通乎伦类颓然古人之风
默而有容,若疏而亲。
经幄人君恭俭之怀,而永绝声色货利之心;
函丈弟子始于章句终于行者讲官之学也,孙宣公是已。
博极群书兼该百家,得六经体要,而不为章句,特以《春秋》之旨正褒贬,辨邪正,笃名教,厉风节,贱功利,尊王道,其文玉雪,崭崭然不可溷浊者史官之学也,刘道原是已。
世官氏族,早宦于朝,明习汉家典故,而坐通历沿革
为人温恭易良,以待一切之问,而议不为势屈,言不求众合,虽死不易职,若无可好,而恶之者不敢贬,人君之所厚,百工之所仰者,礼官之学也,宋谏议是已。
签帙之富倍于三馆,少不鞅掌王事,而既老无嗜好兀兀昼夜,槁目秃指,人以为劳,而己独淫乐
晚生得以音字好事者从而异闻然不可责以正鹄之功者,倚相之学也,掌宾客是已。
其学一曲不可破,其辞不檃括而不可恶不师古人不友当世,而自信甚坚,执之不贰者,处士之学也。
不根柢而辞有枝叶,虽涉其浅而测其深,虽猎其瘠而炙其肥,以书画古人,以鼎彝好古,以简策相誇矜,人多喜其可爱,而其所宜责,泛泛然不可入孔氏之门者子弟之学也。
呜呼勉之哉,人有得一者,有兼之多寡者,有得其上,而或鄙或下者,有居于下,而或能进或不能进于上者,可不自好也邪
若苟不在其上七者之选,又乌足谓之学哉?
惟是九者之外,又有方士之学,举子之学,非予之所知也。
于诸公姑取其一以镕写所论,不敢扬子云品藻也。
国家人物之盛,可胜言哉!
欧阳公是师范也,乃不及之,概可见已。
姚子张礼官之学也邪
是九者亦非甲乙次第云。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