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茅山元符万宁宫记崇宁五年秋 北宋 · 蔡卞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八七
崇宁五年秋,有司言茅山元符万宁宫成,有诏臣卞为之记。
臣卞拜手稽首而献文曰:德莫崇于尊道,业莫大昭功
臣伏皇帝践祚以来苑囿之观无所增饰外物之玩无足以累其心者,而深观化原探索道妙澹然无为,以御群有
心既得此矣,且曰:「道之所在圣人尊之。
是故山林之士,寂寞之滨,槩尝有闻于是者,必有以嘉之,况其上者乎」!
夙兴夜寐因任原省,以昭前人之光。
凡己事之未就,虽其小者,必缉熙之。
所以尊道昭功可谓至矣。
而斯宫之成,二美并焉,将以诏后世而垂无穷,臣是以受命不敢辞也。
谨按金陵句曲山,在西汉时真人居焉,抱神以静,超然遗物仙圣降而与之言,以登云天
推其绪馀,以化二季,而二季亦以仙去
是为三茅君,而世因号其山曰茅山
自时厥后光景之异,云鹤之祥,笙箫之响,震见于山椒者岁尝有之,而方外之士慕道闻风来者,亦莫可胜数。
熙宁初常州道士刘混康者,始诛茅结庵于山之积金峰。
其始至也,拾橡栗以为食,焚柏实以为香,久而甘之不厌
于是人稍信异,往往负薪裹粮以给之。
先生躬有妙行,而济之以常善救物之心。
以上符水疗治众病,服之辄愈,繇是远近辐凑,而先生之名益著矣。
哲宗召至京师燕见便殿赐号洞元通妙大师,且命即其故居易而新之。
改元元符,因号其处曰元符观。
先生辞归,许之。
然终哲宗世,元符观犹未讫功
皇帝二年,遣中贵趣召先生来朝,且诏守臣监司委曲敦谕,勿听其有所辞。
先生至自茅山入对久之,语有以当上心者。
他日,访以三茅君事,具奏所闻
乃诏加锡茅君号,而即山构殿以礼祠焉。
先生又请建皇帝本命殿于东南隅长生地,从之。
于是钟有楼,经有阁,岁度有数日给众有田,而宫之众事毕具矣。
仍降诰以为葆真观妙冲和先生,而度其弟子道士十馀人,其上皆锡紫衣师名以宠之,所以尊礼甚至
先生再谒还故山皇帝为书道藏经数卷,及亲老子像赐之,以荣其归。
宫将成,御题其榜曰「元符万宁宫」。
云汉之章,下贲岩谷,是将有神守护,垂之亿年,与道无极也。
以谓是宫经始元符,而落成于今,故因其旧名而增之,以彰继志述事之意。
睿圣相承绍隆真风所谓一宫之成而二美并焉者此也。
臣既序其事,使后世得以览观,而又系之以诗,其词曰:
猗嗟三茅,得自初成。
气合于无,与形俱升。
孰希其风,必静必清。
寥寥久哉,乃发先生
帝用尊之,载召来廷
乃亲其人,燕见妙语
锡命书,迨其俦侣
因其故庐,启此新宇。
像图仙真,上肖帝所
神笔榜之,龙凤轩翥
天锡皇帝聪明孝友
抱一用中,以绥九有
遐迩率从尊道熙功。
欲求之,与在斯宫。
作为好歌,以诏无穷(《山志》卷二六。又见明弘治句容县志》卷一○,《句容金石记》卷四。)
题下原署:「资政殿大学士金紫光禄大夫醴泉观使、兼侍读上柱国南阳郡开国公食邑四千户、食实封一千户臣蔡卞奉敕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