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五辰 北宋 · 陈瓘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八五、《宋文选》卷三二
扬子曰:「声生于律,律生于辰」。
自子至亥,所谓辰也。
辰配于日,其数十二,而谓之五辰也者不离五行之故也。
以水生木,以木生火由是而推之,五行所以相继
火胜金,以金胜木,由是而推之,五行所以相治
相继也,道之所以行也;
其相治也,器之所以成也。
道以制器生利天下之治由此而出焉。
故因其性而利导之者五行所以不汩;
五行不汩,则天道之所以不悖
不汩不悖,何忧乎不治
抚于五辰所以治也
安民之政始于知人知人之术赖于九德
合众德而受之,敷众德而施之,百工于是乎无所不治庶绩于是乎无所不凝
庶绩之凝,则五辰不失其所可知也。
苟欲不失其所运,非抚之也而可乎?
顺其相生之叙而使之相继,制其相胜之理而使之相治兴事造业,而人力无不至者焉,则所制以为材者可胜用哉!
若然者,皋陶所谓抚也。
然抚于五辰者,必至百工之既时,则不患乎庶绩不凝
皋陶知人安民之道,至于抚于五辰已矣,故继之以庶绩其凝。
谓之凝者,以明庶至此而成耳。
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六府惟修,则材用所自出也。
五行相制而不沴,则物材有继无绝
材之弗绝,则事之作也何往而不成乎哉
自其成而言之,故谓之凝也。
尧命羲和以定四时成岁,而继之以庶绩咸熙。
谓之熙者,以明如事而作之焉耳
帝之出也,万物作焉;
帝之入也,万物复焉。
物之方作,则圣人治政事者,庶绩于是乎熙矣。
物之既复,则圣人治政事者,庶绩于是乎凝矣。
熙言其作,譬之于时,则春是也
凝言其成,譬之于时,则秋是也
其作焉如春,非谓先时而起;
成焉如秋非谓后时而缩。
圣人所以法天者,如是而已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